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发布2023年工作报告,南京高成长性企业跑出加速度——

江苏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近日发布2023年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近两年,我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2年营收总值超过2000亿元,2023年(1—9月)独角兽瞪羚企业以近0.085%的经营主体数量占比贡献了全市近9.3%的有效发明专利。高成长性企业为何能在南京持续跑出“加速度”?记者进行了采访。

创新能力强

专注于提供高性能、高可靠“车规级芯片”的芯驰科技日前表示,即将推出面向下一代的舱驾一体芯片以及面向区域控制器的下一代高性能MCU等多款创新产品,并持续深耕本土市场,力争2025年实现20%的市占率,同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具备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特点,代表创新与活力,其数量和密度更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潜力。

2018年,南京首次启动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作。六年来,在省、市独角兽瞪羚的政策浇灌下,独角兽、瞪羚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总额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营收总值超过2000亿元,2020年、2021年、2022年营收总额增长率分别为52.1%、52.6%、32.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韧性。

今年1月,南京市发布2023年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全市594家企业脱颖而出,包含独角兽企业18家、培育独角兽企业218家、瞪羚企业358家。回看2018年,这份榜单首次发布时,南京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仅有64家。从64家到594家,这些“新物种”企业成为南京创新企业矩阵的重要一环,成为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独角兽企业培育成熟的标志是实现上市,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23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上市公司在市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比达57.1%,较2020年增长11.6%。六年来,南京市共计28家独角兽瞪羚企业成功“毕业”(不含新三板),总市值近3000亿元。

要素支撑强

1月25日,驯鹿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CDE)已审批通过其全人源靶向BCMA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CT103A,新增扩展适应证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试验申请(IND)。据悉,该产品已于2023年6月30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本次获批进一步拓展了产品的适应证范围。

“独角兽”拥有“独门绝技”,要实现茁壮成长,更离不开人才、金融、载体、平台等要素的支撑。如何打造适合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成长的“热带雨林”?首先是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的“阳光普照”。

为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引导企业合规经营,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对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北交所新政、“专精特新”申报、知识产权规范等,通过活动论坛、微信公众号、创始人对接群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有效扩大了政策宣传的覆盖面,提高了企业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触达率。

为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联盟主办了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研讨闭门会”,就未来十年全球大势的演变、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问题,以及企业通过强科技推动企业创新的路径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有了“阳光”,还需要“雨露”的滋润,及时疏通企业发展堵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关于对独角兽、瞪羚和研发类功能型等企业激励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加大对独角兽、瞪羚企业政策激励。同时,深入挖掘企业需求,针对投资融资、组织管理、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举办多场产业对接、政企对接、特色培训等系列服务活动,助力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蓬勃发展。

产业协同强

从创新能力看,近两年来,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以0.08%的经营主体贡献了全市近5.77%的有效发明专利;2023年(1—9月)独角兽瞪羚企业以近0.085%的经营主体贡献了全市近9.3%的有效发明专利……

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2023年工作报告还指出,六年来南京培育成熟的28家“毕业”独角兽企业,涵盖1家单项冠军、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占据半数席位,凸显出独角兽、瞪羚企业在细分市场和创新成果领域的影响力。

“独角兽”企业标志着城市的发展活力与潜力,2024年,如何激活企业活力,不断突破技术壁垒?

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主抓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方面是协同数字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提质提速。联盟将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以“独角兽云”为抓手,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

另一方面是强化区域联动,促进联盟企业共生共长。立足南京都市圈,充分发挥地区向马鞍山等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同时,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通过协调苏州、常州等地区产业资源,发挥各地特色产业的互补性和联动性,推动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逐步加大联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擎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新物种”撑起高质量发展“新脊梁”。播好“种子”、提供“沃土”,2024年,我市将继续聚焦独角兽企业培育,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