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了“第二春”,慢慢走进大众视野,甚至走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东莞文化馆从去年开始便正式启动非遗进校园项目,传承人进入校园与学生互动,手把手教授学生非遗知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年开始,该项目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年上半年,刚结束的第一学期,38场进校园活动顺利结束,参与者达近4万人。
相比对非遗内容的展示,东莞文化馆努力将非遗项目往系统化方向推动。东莞文化馆非遗部办公室主任何超群表示,他们准备在这个暑假和莞城教育办、文管中心联合开始研发非遗课程,让非遗项目形成系统课程进入学生课本,从而真正走进校园。
2013~2016年
探索:从零星展板展示到形成系统
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强烈
“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有非遗进校园这个想法,2014年便开始着手,但当时仅仅只是一些展板展示以及活态展示,零星的几场,具体怎么做也没想好。”何超群说。
东莞文化馆在2014年到2015年期间,一共做了13场活动,没有形成系统,像是在打“游击战”,影响力十分有限。何超群他们原本以为这些古老的文化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但后来他们发现原来的想法错了。2015年,他们在东城一所小学组织非遗表演,引来了孩子们的热捧。
“孩子们疯掉了!整个场面都很疯狂!欢呼声、掌声响成一大片,放学以后一小时小学生们才肯离开。”何超群激动地回忆,“传统文化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传统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
“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强烈、很广泛。”从那以后,何超群觉得,仅仅像打“游击”一样在零星几个学校做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系统,让非遗项目对学校形成大范围的影响。
但是,这又谈何容易!
正当何超群他们开始踌躇的时候,又一 “春风”吹了过来。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沐浴着这股“春风”,东莞文化馆开始对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了一个系统的部署。去年上半年,非遗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今年第一学期,东莞文化馆便已经组织完成了38场活动,已经有近4万人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