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纸上手术”,让古书画获新生

  原标题:金山老工匠深耕修复装裱技艺40余年

  “纸上手术”,让古书画获新生

  “修复书画就像照料新生儿,心要细,动作要轻,睡梦里要惦记。”

  “修复古书画是在与古人对话,话对上了,画才能修旧如旧,展现原来的艺术价值……”

  7月的一个周末,首届“上海工匠”、金山区非遗项目古书画修复装裱技艺传承人李林根一边看女儿李静“修画”,一边时不时来个“金句”提点。

  从小在父母的工作室里帮忙,李静已经完全掌握了修复古书画的整套流程,手艺也不输上一辈。然而,李林根认为女儿仍需磨砺,“这一门手艺,需要拿出理科生的冷静沉着,又要以艺术生的感性去承接原作者的笔下气韵,每一步操作犹如在与岁月时光对赌,只有多往上走,拿出勇气挑战,才能突破境界”。

  夫妻俩还在行业留守

  今年67岁的李林根,与64岁的妻子李金华携手走过40余年,修复字画40余年。他们的对话里,关于古字画修复的讨论,也多过了柴米油盐。

  1976年,一群上海市区的艺术家来到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劳动,意外挖掘出了当地的一门民间艺术。从此,以灶壁画、剪纸、蓝印花布为来源的金山农民画,在这个村子蓬勃发展了起来。

  1978年,村里开设了一家“胜利裱画厂”,并请来上海书画院装裱师傅纪文元传授技艺。当时刚刚高中毕业的李林根,是村中少有的“文化人”。他预感到,裱画这个方向会带给他“更广阔的世界”。厂里干了10年,李林根在现代书画装裱的实践里,在师父传艺的“解惑”里,在专业书籍的学习里,打开了古字画修复的大门。

  1988年,李林根与李金华从厂里出来创业,搬进现在居住的农家小院开起了家庭作坊,主营业务是书画装裱,客户大部分是来自上海市区的书画家。

  当初入厂20多位年轻人,最终只有李林根与李金华夫妻俩还在古字画修复行业里头,并且一路向着更高难度挑战。

  客户掏出一袋霉烂的碎纸

  凭着在厂里积攒下的好口碑,这家深藏在上海郊区农村的小作坊一开张就不愁业务。

  李林根说:“保守估计,一年要裱300多张书画,天天加班做。”然而李林根心气高,一心寻找“别人做不了的活”。

  1992年,一名来自浦东的收藏爱好者对李林根发起了“试探”。第一份“面试题”,就让李林根倒抽一口冷气,客户掏出来的哪里是画卷,分明是一塑料袋霉烂到看不出本来面目的碎纸。据客户说,他曾经辗转广州、浙江寻找有名的修画师挽救,没有敢接的。李林根与妻子花了20天时间,洗去霉斑,拼补画面,装裱一新。当他忐忑地徐徐展开卷轴时,客户既惊又喜,“能把画拼回去已经是高手了,没想到一点补过的痕迹也看不出来”。

  在夫妻俩的工作室里,有一本名叫《鸿泥印雪》的画册,是李金华的珍藏。上面收录的作品,有不少是李金华修复的。当年,一家宾馆收藏的书画作品,因仓库漏水大部分受灾,原以为这批艺术品要就此湮灭,恰在此时有人提到了李林根的工作室。“将近年关,我们带着工具住进酒店,干了近1个月。白天黑夜连轴转地工作。”李金华说。

  因为业务来不及做,夫妻两个只有分头行动。其中,有一幅《春满金山》的画,长度超过3米,由8名当代书画家联合创作,而送到李金华面前时已经碎成一片片,不得不用床单卷着移动。李金华用了10天时间,给了这幅画第二次生命。

  “不赚钱也要修”

  为了保留字画的岁月印记,李林根会在洗掉霉斑的同时,在边边角角保留一些宣纸自然氧化发黄的痕迹,就如同上好的和田籽料雕刻时要留一点点皮,作为身份认证。

  被李林根的手艺折服后,不仅金山博物馆负责人开始为他代言,松江、青浦、奉贤几个区的博物馆也纷纷慕名而来。

  在松江博物馆,李林根见到了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真迹。因为前一次修复效果不佳,松江博物馆馆长东奔西走,只为寻找一个能把画修得“完全看不出痕迹”的师傅。李林根用他收藏的明代老纸作为修补材料,妙手回春,让馆长拿着放大镜找了半天也看不出破绽。

  “产于同一个时代的纸气息是相通的,水分和墨迹在纸面上渗透行走也是均匀的,补好的画面也能浑然天成。”李林根说。因而,在修复古书画时,揭掉画芯的底纸,他也会攒起来,关键时刻用上一点点,瞬间化腐朽为神奇。

  还有一次,一位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客人专门来找李林根修画。上一个修画师粘贴画芯碎片用的居然是现代工业化制作的胶水。而李林根用的是植物淀粉熬制的糨糊,根据书画创作朝代精心调整配方,“越接近原画所用的配方,画面最终呈现的整体性越好”。

  “这是一台台‘纸上手术’,即便透露了技术细节,一般人也不知道怎么做。就算会做的,手底下没有几十年功夫也做不到。就算功夫到家,还需要非同寻常的心理素质才敢做。”李林根大大方方地说。

  与40年前相比,这些年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日趋复兴,传承环境也渐渐好起来。1992年,一名中学美术老师成了李林根的第一个徒弟,到如今已经跟随31年,深得师父真传。多年来,李林根前后共带过10多名学艺者,目前还在从业的有四五人。

  经历多次与古人的“对话”,面对故纸的博弈,李林根如今把这一门手艺看得十分神圣,总是带着责任感去做。“见到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残画就技痒,哪怕不赚钱也要修。”(黄勇娣 范黎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