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探索建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协调机制,在全国率先形成“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累计服务2.4万余人,相关经验做法获《中国社会报》点赞报道。
一是立标准、创品牌。梳理制定社区康复工作机制、操作规范和流程,编写技术操作手册9本,编制《‘德康驿站’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推进康复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依托残疾人之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工疗站等资源,创设“德康驿站”标准化康复服务站点,截至目前,建成标准化康复服务点35个,被评为省级示范点20个。
二是建队伍、强帮扶。依托全省民政系统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成立全市精神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和专业培训基地,连续4年举办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培训班,组建由精神专科医生、专科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组成的专业康复团队,与社区康复点结对进行技术输出帮扶,年均下社区500余人次,结对服务机构30余家。
三是抓需求、做特色。科学设计康复服务项目,采取个案、团体等方式开展多元化专业服务,重点加强服药、生活技能、职业能力、居家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探索蝴蝶兰培育等辅助就业项目,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社会、恢复就业,累计开展康复训练2600余场,训练4.2万余人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