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到家,我就接到了赵虎书记的电话,邀请我参加村里举办的流动党员座谈会,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让我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这个春节假期过得充实又有意义。”赵耀激动地说。
近年来,凤阳县针对流动党员“属地管不到、驻地管不了”难题,通过延伸管理链、强化教育链、拓展作用链等举措,强化流动党员“链式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有家更有为。
延伸管理链,确保“离乡不离党”。针对流动党员基数大、变动快,有的不愿亮明身份等问题,印发《关于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的通知》,组织各党(工)委深入开展“三访四查”行动,通过访家人、访亲朋、访知情人和数据筛查、线上核查、网格排查、单位自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排查,为2561名流动党员(含档案挂靠高校毕业生党员)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做到基本情况、流出时间、流入地点、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六个清楚”。根据流动党员分布、岗位和从业情况,深入开展“暖流安家”行动,在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12个,纳入管理流动党员423名。
强化教育链,确保“流动不流学”。建立日常联系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流动党员第一联系人,同时安排1名责任心强的党员“一对一”结对联系,坚持每月电话联系一次、返乡入户走访一次、外出开展谈话一次、重大节日问候一次,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学习工作情况。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在线上,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组织开展“暖流回风·云端赋能”等线上培训班15场次、参学4100余人次;在线下,紧扣流动党员返乡重要时间节点,依托县镇党校、党性教育馆等阵地,组织上好一堂专题党课、开展一次座谈交流、安排一批上门家访等“五个一”活动210余次。
拓展作用链,确保“离乡不褪色”。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见多识广、眼界开阔的优势,建立流动党员“乡贤库”,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计策”、在外成功人才座谈会、招商引资恳谈会等特色活动31场次,收集意见建议420余条、招商信息71条,助力签约项目12个。依托流动党员党组织成立妇女联合会和法律调解组织,设置流动党员先锋岗31个,共同累计开展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等活动27场,服务900余人次。实施“凤归巢”行动,对73名有意愿回乡服务群众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对113名有意愿回乡创业的流动党员积极提供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