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阳倾洒,微风轻拂,广袤的麦田里,嫩绿的麦苗茁壮成长,处处洋溢着生机。海安市开发区许惠家庭农场的工作人员站在田边,熟练操控着无人机。随着嗡嗡声响,无人机缓缓起飞,精准地穿梭在麦田上空,将农药均匀地播撒在麦苗上。
“前两天我在田里查苗时,发现有纹枯病的病株。今天风不大,特别适合施药,就赶紧来防治纹枯病。”农场负责人许惠介绍,“一次喷洒50升药剂,能覆盖十亩田,如此高效作业,一天就能完成500亩的施药任务。大概过一个礼拜,我会再到田里查看,要是还有病株,就再防治一遍。”许惠积极应对小麦纹枯病的行动,正是当下众多农户保障小麦产量的生动缩影。
目前正值小麦返青拔节期,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据了解,小麦返青拔节后,病害最早在下部叶鞘出现云纹状病斑,田间小气候适宜时便会快速扩展为害。若不及时防治,小麦后期易倒伏,还会产生枯白穗,严重影响收成。
据了解,农户们通常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普遍用药防治一次。对于常年重发田块,可在第一次防治结束后的7—10天开展二次防治。在药剂选择上,可交替使用噻呋酰胺、井冈·戊唑醇或井冈霉素。
市植物保护站测报员王磊告诉记者,农户们关注小麦生长状况尤为重要,一旦发现病株,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开展防治工作,保障小麦健康生长,让一年的辛勤劳作收获满满硕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