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洪泽湖湿地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江苏首届十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

  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在节日来临之际,由省林业局和省生态学会联合开展的“江苏首届10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评选”结果出炉,泗洪洪泽湖湖泊浅滩湿地生态修复案例成功入选。

  自上世纪80年代,洪泽湖湿地周边圈圩、围网养殖和捕捞产业迅速发展,但后来粗放的养殖方式和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捕捞行为将洪泽湖的绿意蒙上阴影,星罗棋布的网箱蟹塘将洪泽湖弄得支离破碎,水生生物种类持续减少,随处可见的鸟儿渐行渐远,渔民的生活也逐渐陷入困境。

  自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后,洪泽湖保护区管理处深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协同地方政府将湿地生态修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有力高效的管控措施。

  移民与修复共举,重现湿地自然如初。联合地方政府和沿湖乡镇累计投入资金15.3亿元,完成退渔还湿28.9万亩,清理住家船、餐饮船4733艘,妥善安置渔民6784人,按照6:3:1原则探索出“潭-滩-岛”和“边潭-心滩”两大生态恢复模型,修复受损湿地3.6万亩,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技与监测相助,呵护湿地万物回归。结合管理需要和保护实际做好“智慧湿地”建设,通过生态感知做好生态系统动态监测,有效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湿地保护和管理格局。

  生态与文化互融,解锁湿地惠民密码。联合地方政府建立“2+6+N”共建共管机制,在适养区开展生态养蟹,组织垂钓比赛,研发荷叶茶,打造“洪泽湖”品牌,居民收入得到显著增加,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致富之道。

  人类的福祉与自然的福祉唇齿相依,洪泽湖湿地修复工程的全面开展,人为活动干扰与破坏的全面禁止,使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宽阔湖面倒映芦苇妙影,浩渺微风带来湿润荷香,原生态湿地风光重现洪泽。

  通过长期定位监测和专项调查,泗洪洪泽湖保护区生态系统破碎化现象基本消除,湿地生境连续性得以快速恢复,吸引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白琵鹭、花脸鸭、鸿雁、小天鹅等大批珍稀濒危候鸟回归,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由147种增加到现在的234种,鸟类总数也由之前的20余万只增加到现在的50余万只。

  泗洪洪泽湖湖泊浅滩湿地生态修复案例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成为推荐美丽江苏建设的窗口缩影,未来将持续聚焦生态修复、物种保护、自然教育、智慧湿地、科研监测和动态巡护,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添上一笔绿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0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