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第一次 高铁在长三角画了个“圈” 密织成网成环 更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绘制的“同心圈”

  记者 王力

  6月15日上午,G8388次列车停靠在上海站1号站台,静待发车。这趟列车采用和谐号CRH2C车型,外观看起来并不特别,但现场拉起许多喜庆的条幅,黄山等地文旅体局也到现场宣介,吸引不少旅客驻足打卡。

  原因也很简单,这趟列车使命不一般,它以上海站为起点,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沿途停靠长三角地区南京、合肥、杭州等19个站点,横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最终到达上海虹桥站,全程运行8小时9分钟。

  这是上海出发的首条环线高铁,也是首条跨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超级环线高铁”。许多方面令人兴奋,有人说,铁路部门画的这个大“圈”,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多地共同绘制的“同心圈”,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向新的阶段。

  环线探索

  G8388次列车启程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向记者分享了这条超级环线高铁的铺设设想:“我们想做一次尝试和探索,把长三角经济中心、经济强市、旅游名胜区串联起来,让乘客有更多样的选择,让城市间的交流更加便利。这也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及轨道上的长三角概念的具体化落实。”

  过去庐江西和海宁西、嘉兴南之间没有直达列车,必须到南京南或者杭州东换乘,现在能够直达了,旅客出行以及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

  杨秀志介绍,2020年12月合安高铁开通运营后,安徽省内高铁形成闭环,长三角地区首次开行7列小环线列车——列车始发站与终到站均为合肥南站,把沿线肥西、舒城、庐江、桐城、安庆、池州、铜陵、无为、巢湖等地串成一个省内流动的“小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时无须中途换车即可一车直达沿途城市的需求,社会反响较好。

  这条“小环线”的成功,给了铁路部门谋划“大环线”的信心,一切就等硬件条件成熟。2024年4月,池黄高铁开通运营。通过将沪宁城际、宁蓉铁路、合安高铁、宁安高铁、池黄高铁、杭昌高铁、沪昆高铁7条铁路串联起来,上海至合肥南至黄山北至杭州东至上海虹桥的长三角环形高铁网连成了一个“圈”,“大环线”也终于在6月铁路调图后上线。

  意义不凡

  环线高铁开通当天,黄山区文旅体局副局长吕瑛平特地来到上海。她告诉记者,池黄高铁开通后,长三角各地到黄山更方便了。这次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通,让黄山与更多小城市联通,不仅为当地旅游发展带来增量,还有助于黄山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助力黄山区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进程。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武倩楠也专程来沪体验首趟超级环线高铁,她说:“听说这条超级环线高铁要推出,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城市内部的轨道交通环线,城市内部有环线直达客流需求以及径向线的换乘客流需求,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间自然也应该有这样的环线,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是继续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表示,超级环线是铁路部门基于路网不断完善,为满足市场需求而推出的一款颇有亮点的新产品。“以前铁路部门考虑点对点比较多,现在硬件条件允许了,能够从整体上去设计环线,把沿线串联起来。”徐瑞华说,随着更多新线开通,硬件条件继续提升,未来铁路一定会有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对于旅游的可能性,上铁国际旅游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王露已经“急不可待”了。“超级环线列车串联起了长三角优质文旅资源,我们将与沿线政府文旅部门、旅游企业合作,整合景区、酒店、站车商旅等资源,定制打造更多的‘乐游长三角’高铁环线精品旅游线路。”王露说。

  在许多人眼中,长三角超级环线的推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确实,它标志着长三角高铁网络的发展到达了新的高度,硬件条件上能够支持这样一条大环线了。密织成网、成环的高铁网络,正是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支持。

  截至2024年5月,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6条高铁,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城市,成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铁路营业里程超1.4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200公里。

  2023年,长三角铁路全年旅客发送量达到8.08亿人次。今年1至5月,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超3.57亿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8%。

  今年4月开通的池黄高铁为长三角铁路超级环线补上了最后一环。这条高铁线路正是长三角铁路超级基建年的序幕——今年长三角铁路预计完成铁路基建投资超1400亿元,创历史新高。并且除了池黄高铁外,还将建成杭温高铁、宣绩高铁、沪苏湖铁路这三条高铁新线。一年开通4条高铁,这也非常罕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