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滁州:科创引擎,激活产业“向新力”

  原标题:科创引擎,激活产业“向新力”

  硅玻璃材料影响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性能、合金材料及废酸处理事关光伏铝边框等部件的效率成本、电解质锂盐可决定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电子特气堪称半导体的“血脉”……

  新材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近年来,滁州市立足资源、产业优势,加快发展硅基、化工、色谱分离、合金、电子特气、凹凸棒等新材料产业,通过与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新兴产业有效融合,不断催生技术进步、产品提质、产业变革。

  老产业竞逐新赛道

  ——打造“千亿硅谷”,建设“世界光伏之都”

  在制造光伏组件的过程中,光伏玻璃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辅材,而要想制造生产光伏玻璃,则离不开石英砂。凤阳县是著名的“石英之乡”,其石英岩矿是优质的玻璃硅质原料,这里已初步探明储量约110亿吨,储量和品质位居华东之首、全国前列,全国25%以上、华东地区50%以上的玻璃企业石英原料都源自凤阳。

  在位于凤阳经济开发区凤宁产业园的安徽福莱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四期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超高透面板制造项目一窑已点火投产。“公司率先实现光伏玻璃的国产化,在光伏玻璃的配方、生产工艺和自爆率控制等关键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6年,福莱特率先落户凤阳县,总投资200亿元,打造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线。”安徽福莱特公司行政副主任张永杰告诉记者,去年,安徽福莱特产值超120亿元,成为凤阳县首家百亿级产值企业。

  在亚玛顿(凤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小清介绍,公司基于1.6mm超薄玻璃核心技术的光伏玻璃订单量飙升,13条产线500名一线员工全员全力冲刺,推动光伏玻璃量质齐升,供应隆基、晶科等大的光伏组件企业。

  目前,凤阳县硅基材料已形成石英原料提纯和精深加工、玻璃制造、光伏、硅化工等产业链,聚焦打造“千亿硅谷”,吸引了福莱特、亚玛顿、正泰、尚德、海螺等头部企业落户,凤阳县光伏玻璃年产能达700万吨,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助力滁州建设“世界光伏之都”。据统计,2023年,滁州市光伏产业产值达1300亿元,全球光伏20强企业已有10家落户滁州,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产能分别占全国的21.7%、8.9%、8.2%。

  近年来,滁州市先后培育和招引了福莱特、华塑股份、金禾实业、亚士创能、三棵树涂料、泉盛化工、南大光电、金春无纺布等新材料龙头企业。今年1月至5月,全市新材料产业规上企业285家,其中上市企业6家,战新企业241家,占全市战新企业总数40.1%;新材料战新企业产值占全市战新产业产值达29.6%,新材料产业已成为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技术破解老问题

  ——铝企降本增效,合金产业重塑格局

  走进天长市人才科创城的永丰物产(天长)有限公司,大厅中全球首套面向大场景应用的工业色谱分离装备系统模型引人注目。

  “我国每年生产上亿吨硫酸,经生产环节后,大量有价值的废硫酸成了危废品,这是传统工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永丰物产(天长)公司董事长任连兵告诉记者,过去的处理方式不仅成本高,还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张全兴团队以及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平台,公司开发出通过工业色谱方式对硫酸进行高效低成本在线资源循环利用化的解决方案,填补了相关产业空白。

  目前,该装备系统已在天长市的安徽鑫铂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实现了硫酸全资源化回收利用,分离出的硫酸铝可用于环保、造纸以及新能源电池等行业。“通过该系统应用,鑫铂股份生产及环保成本降低近50%,生产效率提高15%。”任连兵向记者介绍,色谱新材料的研发是颠覆性的技术突破,未来可应用于铜、铁等金属酸洗与阳极氧化,以及从农作物秸秆中分离纤维素糖等领域,对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合成生物学、新能源替代等意义重大。

  有了永丰物产在硫酸全资源化回收利用方面的赋能,天长市铝合金材料制造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国内铝基材料头部企业之一的鑫铂股份,通过与中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合作,成立合金材料研究院,已将铝型材的硬度大大提升。目前,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输电网合金核心配件,还成为国内光伏铝边框企业标杆,今年产量将近50万吨。此外,公司针对本公司及周边地区的大量铝边角料,今年上马了年产60万吨再生铝项目,年产值可达百亿元。

  如今,天长市已形成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三足鼎立”的合金产业发展格局,规上企业157家,2023年合计完成产值466.6亿元。“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政产学研用金”合作的“天长模式”,正助力该市合金材料、新能源、仪表电缆等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能配方”寻找“更优解”

  ——从实验室到车间,新材料“护航”新能源

  今年初,作为安徽省属高校异地研究院成功孵化的首个成果转化项目,新能源电池/光伏载具系统研发制造项目在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开工投产。

  该项目技术支持团队为安徽大学聚烯烃工业研发创新团队,主要研发系列高性能改性聚烯烃材料,并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光伏载具系统中关键零部件产品。“高性能聚烯烃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医疗器械、智能家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可为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系统长期运行‘保驾护航’。”安徽大学滁州研究院副院长唐曦告诉记者,该项目首期投资4000万元,三条生产线建成后,预计年产值约8000万元。

  在位于定远县盐化工产业园的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电解质锂盐的年产6000吨新型电解质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生产线,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在电解液里加入这款添加剂配方,可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的快充、寿命等性能。”公司质量高级总监葛婵向记者介绍,伴随“全球锂电池需求增长”和“双氟取代六氟”双增长驱动,公司产品预计到2030年,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至40%。

  据悉,新宸公司是国内首家量产车规级高纯晶体主盐LiFSI的企业,也是我省唯一一家生产LiFSI的厂家。公司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目前已获得多家知名产业集团和投资机构投资,已对接比亚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新宙邦、韩国三星SDI等国内外优质客户,正陆续开始批量销售。

  岩盐是发展盐化工的重要原料,定远县岩盐储量达18.5亿吨。近年来,定远县做好“盐头化尾”转型工作,依托华塑股份、泉盛化工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化学原料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以盐化工、煤化工为基础的化工、新材料及专用化学品产业链,赋能新型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目前,滁州市新材料产业领域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超40家,一批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陆续设立。2023年,全市录入新材料产业双招双引平台项目137个,总投资568.6亿元。目前,该市5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共有76个,总投资1648.7亿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2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