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记者 束涵
大年初三6时多,在闵行区中春路莘浜路附近,薛亚坤和同事们陆续爬出机场联络线2号风井,准备回宿舍休息。之前,在机场联络线的2号风井至3号风井区间内,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一夜。
作为上海首条新建的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先期开通段计划年内通车。这个春节,多路建设者在工地上与时间赛跑,确保每个工程节点如期完成。
薛亚坤今年26岁,来自河南。去年9月,他随工程队来到上海,在中国通号公司负责的机场联络线通信信号系统集成标下,从事支架、扁铁安装、线缆敷设等工作。薛亚坤被安排在夜班,从晚上7时进入风井,和同事两人一组,依靠着区间内一侧的灯光以及帽子上的头灯,肩扛着近6米的扁铁,将它们运送到指定位置,然后钻孔、上螺丝,把扁铁一一固定在区间支架上。
“扁铁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感应电,防止对通信信号产生干扰。”中国通号项目负责人华桂东告诉记者,从风井口将材料运到指定位置,工人们单程就要走1.5公里,一个晚上,每个人起码来回要走二三十公里。
回到宿舍,忙碌了一夜的薛亚坤和同事们很快进入了梦乡。而在3公里外,位于天山西路与申昆路交叉口的市域铁路“三中心”,2个小时后,很多人也进入紧张忙碌的春节加班时刻。
作为上海市域铁路全线网络的“核心中枢”,“三中心”项目就像人的大脑,包含了调度中心、运营中心和技能培训基地等功能,负责统筹处理从各车站、风井、停车场、车辆段、列车上汇总的各类信息并下达相应指令,协调机场联络线等各条市域铁路有序运行。
在项目现场,“三中心”大楼基本建成。在二楼500多平方米的弱电网络化机房内,20多位技术人员全身心投入,对设备进行调试。
“春节期间,交叉作业的人员较少,方便我们更好地对设备进行全方面调试。”上海申铁项目负责人傅丹说。
傅丹的老家在江西,本来答应家人这个春节回老家过年,但自从2月5日机场联络线成功送电后,她不得不改变了计划。“我们的工作是各站段接入并进行系统联调的先决条件,只有尽快完成‘三中心’项目的系统调试工作,才能为其他项目留出更多时间。”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成机场联络线年内“保开通”任务,春节期间,建设方上海申铁与施工方中国通号、监理方上海工程设备正加班加点,实施“三中心”项目的通信信息系统调试,以及相关区间的托架安装和缆线敷设工作。作为整个工程的重点,“三中心”项目机电安装各施工工序及时插入和相互协调配合是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后续的站后设备调试工作,乃至于对该项工程调度、运营功能的实现与发挥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中铁上海院设备工程师张元杰说。
目前,机场联络线虹桥站至浦东机场站的通信信息系统集成和信号系统施工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线路主体结构目前也已基本完成,正进行虹桥站至浦东机场站先期开通段轨道工程整体道床施工及长轨铺设,并同步推进车站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和附属出入口结构等工作。
根据计划安排,今年一季度,机场联络线将完成轨道工程铺设作业,二季度将完成单系统调试,三季度将完成联调联试工作,年内先期开通段已满足初期运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