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精、引、聚——科创助力嘉兴小镇向新而行

  人口规模仅10万,却拥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行业领航者2家、规上工业企业5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1家。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科创”成为推动发展的关键词,昔日江南水乡,随着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从研发走向市场、投入应用,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与活力。

  科创赋能产业“高精尖”

  步入蓝京新能源电池的厂区,映入眼帘的是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他们正忙着安装各类设备与设施。

  “公司计划分两期建设3.5GWh全极耳大圆柱电池产能,其中项目一期电芯产能1.5GWh,项目二期新增电芯产能2.0GWh。目前已经获得了超过5GWh的意向订单。”蓝京新能源油车港镇项目负责人黄晓光表示,“来油车港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这里产业优势明显,多个新能源项目聚集,科创平台力量也很强劲。蓝京新能源与油车港的结合实现了一次‘双向奔赴’。”

  油车港早在多年前便开始布局新能源产业,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先机。1999年,恒威电池在这里扎根,凭借其先进的制造设备及核心生产技术,迅速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恒威电池的成功,为油车港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油车港镇副镇长孙云娟表示,近年来,油车港加快布局新能源、新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细分赛道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发挥科创平台支撑服务作用,引育一批具有科创城特色的高科技企业,聚集了恒威电池、瑞欧纳米、中贝能源等多家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企业。截至目前,油车港已培育和引进相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10家。

  今年第二季度,油车港招引锐拓仪器、迈通科技工业空调等15个项目签约落地,1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44亿元。一个个项目聚集产业活力,一项项投资激活发展动能,油车港“科创小镇”的名声越传越响亮。

  科创加持开辟产学新赛道

  “海雀”水空跨介质无人机实现了从水面到空中的无缝转换,为水上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另一边,便携式微波成像颅脑伤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则在医疗现场迅速完成对伤者的颅脑损伤评估,为急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幕幕智慧生活的画卷,得益于2020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与嘉兴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随之而来的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在车港的落地生根。

  “作为物流公司,我们一直在寻求技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尽管市面上已存在一些无人机产品,但在跨介质飞行控制、精准定位等关键技术方面仍存在局限性,无法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秀洲区圆通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研究院的入驻,为我们带来了技术突破的希望,目前,公司正与其共同打造垂直起降的吨级物流无人机。”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面临技术匮乏的挑战。”油车港镇副镇长孙云娟表示,“我们通过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合作,努力搭建一个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桥梁,助力企业跨越技术门槛。”

  截至目前,油车港镇累计吸引中国力学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多家国家级学会,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等多家引才机构入驻;“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累计吸引科技引领型项目超20个,吸引投资约100亿元。

  “我们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优势,结合嘉兴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合作项目。”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智能制造到新能源,从信息技术到新材料,我们与嘉兴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升级。”

  如今,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已成为嘉兴科技创新的一张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汇聚于此。

  磁吸高端人才快速集聚

  “我选择留在嘉兴北理工长三院,原因在于这里的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科研经费、人才引进补贴、成果转化激励等,为科研团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北理工长三院智能无人中心教授张利国表示,依托北理工顶尖的科研优势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团队在项目研发上取得了不小突破。2023年,团队研发的“海雀”水空跨介质无人机样机首飞成功,还在嘉兴进行了成果转化应用。

  引才只是第一步,留才才是关键。

  为了确保优秀人才能够长期留驻,为油车港持续注入活力,油车港镇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服务机制。除了提供人才补贴和安家补贴外,还不断优化人才居住环境,启用马厍老街、麟栖汇等生活配套街区,并建设了600余套精装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同时,油车港建立了完善的人才配套设施,确保人才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服务。此外,油车港还打造了秀水领创园、秀水新城科技产业园、麟湖双创中心等配套产业园,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办公场地免租政策。

  像张利国这样的人才也是油车港所渴求的。油车港借助北理工长三院这块巨大的“磁场”,吸引高层次人才在此快速集聚。目前,以北理工长三院十大创新研究中心为载体,油车港已经累计引进全职科研和管理人才36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1名,进站博士后60人,初步形成人才队伍的雁阵格局。

  “几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这里能与‘科技创新’扯上关系,但是我们做到了,而且我们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油车港镇党委书记邬伟益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2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