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没想到放款速度这么快!”安徽国荀医疗科技公司负责人感叹道。该企业作为省内三甲医院的中标合作单位,由于下游采购企业回款账期长,资金周转压力大,也无充足的抵押物,一直担心无法获得贷款。中信银行合肥黄山大厦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后,立即提供“政采E贷”供应链产品,仅用3天就放贷170万元,高效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安徽国荀医疗科技公司负责人的感受,并非个例,主要得益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实施。随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全面落地显效,小微企业融资进入了快车道。
据了解,截至11月中旬,安徽共组织走访小微企业17.9万户,推荐小微企业13.3万户,累计授信10.3万户次、817亿元,累计放款9.6万户次、608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91亿元。
携手合力建立协调机制
安徽迅速组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商业银行“三横三纵”矩阵式的工作机制和专班,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组织保障。10月15日全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后,安徽金融监管局与省发展改革委紧密协作,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举措。安徽金融监管局立即成立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相关业务条线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10月22日,金融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省、市、区县三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联动机制全部建立到位并实体化运转。11月5日,配合省政府召开全省动员部署会,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出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11月10日,省、市、区县三级政府层面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和专班全部建立。
为保障协调机制快速规范运转,安徽金融监管局与省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安徽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以及地方政府、金融监管、商业银行三个版本的操作手册等配套制度,规范“全面摸排—初步筛选—审核确认—授信审查—闭环落实”工作流程。市、区县金融监管部门也结合属地实际快速抓好落实,纷纷深入企业、银行机构开展调研走访。
数字赋能助力高效运行
“通过手机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填报企业信息了!”舒城县专班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向企业负责人介绍道。安徽创新推出小微企业“走访码”,简化小微企业填报流程,高效实施大范围走访。
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我省根据市场监管、统计等部门相关数据梳理形成全省小微企业基础名录库,通过大数据手段梳理“走访清单”,并以线上方式直接推送至各区县,实现“线上实时填报、线下走访校验”双线并行,切实为基层减负,提高走访工作效率。
各地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因地制宜加强大数据应用。滁州市以省级协调机制下发的41万户走访清单为基础,整合注册登记及纳税评级等信息,筛选出第一批3.8万户优质小微企业走访清单,下发各县区优先开展走访摸排。马鞍山市将省级协调机制下发的21万户走访清单与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白名单、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专精特新小企业、科技型企业以及A级纳税人等信息进行比对,形成前两批次重点走访对象6300多户,同时将综合信用评价达到“良好”以上的7.9万户小微企业,按照评价等级顺序,依次梳理形成走访清单,推送至县区专班和银行机构。
持续提升金融品质服务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对银行机构来说,也是一场对金融服务水平的大考。
安徽金融监管局推行“一企业、一主办行”制度,要求主办银行在收到区县专班正式推送的推荐清单后,主动宣传介绍贷款政策、流程和要求,指导客户提供有关资料,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原则上应在收齐申请资料后30日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做到“应贷尽贷”“能贷快贷”,并及时向小微企业和区县工作专班反馈。
安徽捷诚金属制品制造公司是舒城县一家从事锂电池生产的小微企业,该企业近期订单大幅增加,急需原材料采购资金200万元,由于企业成立时间短、资产早已抵押,企业认为贷款无望,正准备通过民间借贷来筹措资金。舒城农商银行第一时间走访企业了解情况,帮助企业登录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填报信息,并联系当地协调机制办公室及时将企业纳入“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仅用5个工作日即为该企业成功办理200万元纯信用贷款。
为做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配套金融服务,安徽建立金融服务专员制度,要求银行机构立足区县选聘业务骨干为金融服务专员,发挥融资服务员、政策宣传员、发展参谋员、信息搜集员作用,参与属地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摸排,“一企业、一专员、全覆盖”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服务,做到“企业吹哨、专员报到、无事不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