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各种优质特色水果蔬菜种植,不断丰富群众“菜篮子”“果盘子”,推动果蔬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创建各级蔬菜标准园136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5个、市级77个;累计创建各级水果标准园103个,其中国家级18个、省级20个、市级65个。
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组织团队深入各县区开展蔬菜瓜果产业调研,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发展定位,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完善奖补机制,规范有序推进基地建设。印发《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4年市级蔬菜和水果标准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围绕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科学化管理、品牌化销售、区域化合作等方面持续开展蔬菜标准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提升蔬菜科技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种植水平。构建多元化的技术服务体系,与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一线,针对新品种选育与引进、先进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施肥与灌溉等开展专题培训和田间指导,提升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组织本地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田秀才”成立技术服务小组,定期深入各蔬菜瓜果种植基地,现场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加强稳产保供,促进产销衔接。印发《宿州市瓜菜育苗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加强规范管理,规范种苗市场,落实瓜菜种苗准出制度,实行持证经营。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局等部门举办“惠民菜篮子”产销对接活动,鼓励蔬菜基地和企业开展订单合作、基地直采、集采集配等多形式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企业运营及流通采购成本,建立稳定采购渠道,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多实惠。积极开拓电商渠道,引导种植户和销售商入驻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活动,拓宽蔬菜瓜果销售范围。萧县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皖丰农产品地方特色馆等网络销售平台开展线上销售,以订单生产形式与上海、南京等20余个城市的大型超市建立长期供货关系。
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我市高度重视蔬菜瓜果品牌建设工作,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品种和优势产区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在巩固传统线下销售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线上电商平台销售。2024年,砀山县积极参加以“全‘宿’启‘杭’·‘农’情‘食’意”为主题的2024第二届宿州绿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聚焦长三角等国内外市场组织参加广交会、上海进博会等国内外展览会10余场次,在杭州市西湖区设立砀山特色农产品展馆,广泛宣传推介砀山名优农产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严格质量监管,保障舌尖安全。建立健全蔬菜瓜果质量监管制度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砀山县突出砀山元素品牌标志,完善和推广水果品牌授权许可制度,实现授权管理“进入有门槛,退出有机制”,推行产品标准准入制度,相关检验检测指标达标后,方可纳入溯源监管平台。该县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打击砀山酥梨生产销售违法行为的公告》,加大对砀山酥梨生产销售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引导广大果农、经销商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守法诚信经营,保护广大果农和消费者权益,促进砀山酥梨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