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黄 微
3月17日,在黄岩西甜瓜科创园里,负责人牟森林正在操作新装备进行耕种。与以往不同,今年基地大棚中的100多亩西瓜都种植在35厘米高的土垄上。这一变化,源于园区自主研发的起垄旋耕开沟一体机的投用。
“这个机器可节省十余名人工,生产效率较以往提高了十多倍。”牟森林介绍,该装备集旋耕、开沟、起垄功能于一身,还能激活土壤微生物,增强光合作用,全方位助力西瓜茁壮成长。“眼下,这台精耕细作的‘大家伙’跟随5万多名黄岩瓜农的脚步,到全国各地‘工作’,助力黄岩打造西甜瓜种植高地。”
当前,在黄岩,农业生产正由“汗水农业”向“智慧农业”加速迈进,通过“人工智能+农业”模式,加快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黄岩与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省农科院、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等十余所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2亿元,在蜜橘种业振兴、AI农业、林下经济等领域协同攻关,目前全区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8.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9%。
为确保农机在春耕生产中发挥最大效能,黄岩区农业农村局组建多支技术服务小分队,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越来越多农户体会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黄岩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总站站长连晓斌说。
位于北城街道云尚村的台州兰欣果业有限公司种植大棚里,枝头挂满了黄澄澄的“黄美人”柑橘,农户们正忙着采收。“历经5年培育,新品种‘黄美人’今年首次迎来丰产,每棵橘树产量能达50多公斤,市场售价每公斤60元。”平均16度的糖度让基地负责人郑辉难掩兴奋。
“这几年我们大量使用有机肥,枝条修剪也很讲究,再加上智慧水肥一体化、智慧物联网等智能化装备的助力,现在,果园里一边忙着丰收,一边开展春耕,两不误。”郑辉说。这几天,黄岩区农业农村局的春耕服务小队还常驻果园,在指导柑橘修剪工作的同时,做好柑橘树采摘后的养护。在农技专家的指导和智能化技术的双重加持下,这位85后新农人展现出不输给老农民的专业种植水准。
“乘着人工智能发展的春风,今年将以智慧春耕为抓手,不断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农业强、农民富的愿景落地生根。”黄岩区分管副区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