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也点亮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丰县积极挖掘非遗资源,多措并举,着力构建非遗保护新格局,让非遗“活起来、亮起来、传下去”,为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文化根植民间,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宁愿不喝汤,也得听听梆子腔。”“犁着田,耙着地,谁不唱段梆子戏。”在丰县,高亢、激昂的梆子戏是最受群众欢迎的本土剧种,同时在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广大地区享有盛誉,留下了“无丰不成梆”的美名。
为使丰县梆子戏薪火相传,1985年丰县成立小凤凰梆子剧团,曾多次进京、赴宁演出,均获广泛赞誉。40年来,小凤凰梆子剧团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及发展变化,创作了《梆子妹妹》《凤城追梦》《春雨梨花》《乡村飞来快乐鸟》等多部原创戏剧,多次在大型专业比赛、评比活动中获奖。
近年来,丰县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小凤凰剧团走遍了丰县的村村寨寨,不仅为群众献上了一场场戏曲盛宴,更是将非遗文化直接送到百姓家门口,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梆子戏的魅力。小凤凰剧团团长楚钟锋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承“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理念,努力将丰县梆子戏这一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确保梆子戏能够持续传承,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年初,丰县立足本地实际,公布了第四批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30多名,目前丰县已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71名,涵盖历史传说、戏曲、曲艺、民间技艺、武术等多个门类。同时结合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点,开启“非遗+”模式,举办非遗展览进景区、进社区、进街区活动20多场次,参观群众达4万多人次。
非遗活动走进社区,青少年注入传承动力
在中阳里街道古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青年夜校里,剪纸艺术的气息弥漫在每个角落。墙上挂着的一幅幅古朴典雅、技艺精湛的剪纸作品,都是丰县剪纸非遗传承人张智的心血之作。每当夜幕降临,这间教室便成了青年剪纸爱好者的聚集地,他们聚精会神、手眼合一,跟随张智学习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
张智自幼跟随奶奶学习剪纸,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深厚功底。多年来,张智一直致力于推广、弘扬剪纸技艺。2014年,在丰县残联支持指导下,张智成立了志坚聋人剪纸工作室,向丰县教育福利印刷厂的聋人职工和丰县特教中心的聋人学生传授剪纸技艺。这不仅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了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更为他们打开了一片全新的生活天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智深知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因此,他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将剪纸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意识。”张智说。
据了解,丰县整合资源,调动非遗传承人、镇村、社区积极性,着力让非遗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丰县琴书传承人孙兵林自2022年以来,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培养小学员40多名;琴书艺人张先英培养的6名小学员已能登台演出;丰县剪纸技艺“巧手剪出纸中花”传承活动被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评为优秀实践案例……这种多方合作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丰县非遗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也为非遗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工坊赋能乡村,群众共绘振兴蓝图
走进丰县王沟镇王老家村妇女创业中心,墙上一幅幅精美的挂画映入眼帘,百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造型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这里,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将废弃的麦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精美的麦秆工艺画,不仅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新的致富道路。
王老家村党总支书记刘尊龙,作为丰县麦秆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一直致力于麦秆画的创作和传承。他潜心钻研,坚持创作,同时积极向留村妇女传授麦秆画制作技艺,使麦秆画成为当地特色文化产业。这一举措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并解决了留村妇女的就业问题。
据了解,目前,王老家村妇女创业中心已经对全村60余名有工作意向的留村妇女开展培训,有20余名已经能独立上岗制作,未来她们可以在这里工作,也可以把家当成工作室,自主创业。
一直以来,丰县大力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丰县泥池酒、欢口原浆酒、丰县牛蒡酱、烧鸡、羊肉汤、条编、钩编、麦秆画等一批传统酿制、制作技艺就地转化为群众致富新门路、新产业。丰县泥池酒酿制技艺传承基地徐州丰泉酒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徐州市非遗工坊。据统计,丰县已有20多项非遗项目被列为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范围,带动8000多名群众就业。
非遗保护工作,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更是对乡村振兴和文化繁荣的积极推动。今后丰县将通过举办唢呐大赛、非遗项目展、非遗大集等活动,着力展示多姿多彩的非遗资源,拓展“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旅游”“非遗+文创”新形态,打造文化新名片,为丰县贴上非遗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