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瞻谋划布局 特色产业带动 均衡城乡供给
靖江乡村振兴焕颜提质
近日,靖江市的江苏晨旭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首次被认定为泰州市级“农龙头”。至此,靖江有泰州市级以上“农龙头”4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2023年,这42家“农龙头”销售额超过210亿元。
文化惠民演出、非遗传承展示、传统美食体验……龙年春节前夕,靖江市“三下乡”活动走进季市镇安武村,5辆“美食直通车”将酒酵馒头、大炉饼、老汁鸡等20余种土特产送到现场,吸引了不少群众购买。年货大集上还设置了年俗活动区、非遗传承展示区等,以现场制作、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非遗魅力,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靖江市委书记、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长平说,靖江近年来锚定高水平创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目标,依托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工业反哺农业的优势,加快建设独具江畔田园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正在变为生动现实。2023年,靖江成功举办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首届中国乡村书画大赛,荣膺“中国猪肉脯之乡”金字招牌,还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诸多国字头荣誉,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实现全覆盖,长江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获评全省“最美生态保护修复案例”。
立足现有资源禀赋,加强前瞻谋划布局。靖江突出集中连片要求,确定“江海联运·马洲粮仓”三产融合发展区、“江畔月明·沙上福地”沿江生态示范区、“靖膳靖美·寻味芋乡”农文旅融合区这三大片区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按照规划,靖江坚持节点化推进,2023年侧重“强基础”,在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2024年紧扣“促提升”,致力在城乡融合、农民素质、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彰显产业特色、推动乡风文明、均衡城乡供给;2025年聚焦“谋突破”,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粮油交易核心枢纽、沿江地区绿色发展生态样板、长三角城乡融合发展江苏典范、全国农业农村深化改革试验片区,高质量建成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聚力先行示范,重塑乡村全面振兴新优势。2023年起靖江在全市实施农业产能品质提档行动、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行动、区域特色品牌提升行动、和美水韵乡村塑形行动、农村多元改革创新行动、乡村育才聚才强基行动、强镇兴村富民赋能行动、乡村文明善治铸魂行动等“八大行动”,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2023年,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至91%,创建稻麦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14个,入选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典型2个,南方小麦交易市场获评“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粮油乡村振兴引领企业”。
特色产业带动,打造城乡融合的“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乡村振兴示范模式。作为“中国四季美食名城”“中国汤包之乡”,靖江已形成粮食与特色农产品产业“双链”协同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新格局,以“靖江猪肉脯”为特色的农产品年加工值达152亿元,获评全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江苏双鱼食品有限公司近日被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围绕“优质粮食”“精品渔业”“精细果蔬”等全产业链条,靖江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旅游、文创等融合发展新业态,以桃花节、草莓节、荷花节等节庆为媒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同时,深入挖掘“靖江香沙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潜力,力推蟹黄汤包、季市美食、马桥草莓等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优品牌”卖出“好价钱”。持续开展“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实现乡镇农担服务站授牌和189个行政村聘用联络员全覆盖,2023年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94.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万元,比上年增长8.1%。
“我们勤丰村2023年经营性收入达100.45万元,首次实现‘百万村’的梦想。”靖江市孤山镇勤丰村党支部书记孙静波高兴地告诉记者,勤丰村是孤山镇“摘帽村”中第二个“百万村”。一份最新数据显示,靖江市在“十三五”期间的58个“摘帽村”,到2023年底已有19个变身“百万村”,这些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在10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正快步跟上乡村振兴“大部队”,甚至赶超一些先进村。
优质均衡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靖江持续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内涵。如今,全市“15分钟健康服务圈”“30分钟文化圈”实现城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超过98%……靖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筑牢共同富裕基石。该市还力推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功能配套区域统筹、景观风貌连片塑造,让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国家验收,入选江苏省乡村治理典型。同时,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持续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创成1个全国文明镇、3个全国文明村。
靖江市市长申强表示,靖江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近年来稳居全省第一等次的基础上,各级干部牢记乡村振兴这个“国之大者”,通过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持续加大重农惠农的工作力度,持续昂扬兴农强农的强劲势头,在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中勇于担当、敢做示范,奋力闯出一条焕颜提质的全面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