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推门见绿 海门市民尽享“生态福利”

f24b75640bd1a66f9741f9c4df98f961.png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推门见绿”便是其中之一。

海门在满足人民绿色期待方面实践得如何呢?据省林业局数据认定,截至2023年底,海门林木覆盖面积37.42万亩,覆盖率23.82%;全区骨干河道、骨干道路两侧和江堤堤岸防护林带初见成效,一大批标志性、大体量的绿化工程相继建成,城乡绿化面貌日新月异。今年,海门将新增造林180亩,完成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及更新造林1370亩,新建农田林网1500亩,更新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增加四旁植树40万株。

打造小微空间

快享绿色生活

“这里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行星科普墙、飞碟滑梯等公共设施打造得生动有趣,简直是我和家人的梦中‘情园’。”3月10日,正带着孩子在麓园南侧小微空间玩耍的市民赵新悦喜笑颜开地说。麓园南侧小微空间是2023年海门城区新建的9个小微空间之一,总面积2793平方米。建设时,将原有宽阔绿化带与成熟林荫保留,清理灌丛地被,开辟绿地休闲区域,使原本冷冷清清的场地焕发出了新生机,让市民能置身一片绿色之中,呼吸大自然最新鲜的空气。

自2022年起,一个个小微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在海门城区街巷“冒出”,成为市民眼前的“诗和远方”。每当天气晴朗或节假日,总能在绿树环绕中捕捉到这些幸福时刻:男女老少或轻松闲谈,或悠闲散步,或追逐嬉戏,或活动筋骨……小空间承载起了大民生。

为了建设好这些小微空间,有关部门在深入了解不同群体对周边休憩空间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自然形态特征,完善城市“绿心、绿楔、绿环、绿廊”等各类结构性绿地布局,将绿地向废弃地、畸零地等消极空间渗透拓展,进一步弱化场地与社区、街道的边界性,使绿化建设与区域更新改造、宜居城市建设充分融合。同时,植入服务功能和文化元素,让市民出门5至10分钟即可享受到一片可休憩、可交往、可健身的绿色空间。

不只是小微空间,小游园、口袋公园等与城市公园功能相近的场所也越来越多,绿色生态肌理正逐渐渗透城市基因。截至2023年底,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618.41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4平方米/人。

创建绿美村庄

提升幸福指数

“现在村里的绿化明显增多了,而且树木品种很丰富,像银杏、香椿这些树木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宛如农村风景的调色板,我们生活在这里心情都变愉悦了。”悦来镇友爱村村民张素琴有感而发。友爱村是2023年省级绿美村庄创建村,拓展添绿领域就是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项。过去一年里,友爱村结合本村实际,在河道边、马路边、村民院子附近、百姓大舞台周边等地共新增大大小小、不同品种的绿化树木2572棵。

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道享有美好的绿化空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也十分契合当前的国土绿化规划,即不再追求大面积大体量的绿化面积,而是对原有的绿化进行改造升级。为此,全区重点以省级绿美村庄创建为抓手,开展品质化的村庄绿化建设,将造林绿化空间向农村的各个角落延伸,种植优良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在出村道路、空场隙地等区域见缝插绿、应绿尽绿,添置符合地域特点、具有农村特色风貌的绿化景观。并对照省市村庄绿化的指标要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环村林带、风景林、休闲林等特色村庄建设,村庄“颜值”扮靓一新,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实施长效管护

守牢“绿色家底”

前段时间,气温稍有上升,春天的气息呼之欲出,光秃秃的树木长出了新芽,常青的树木变得锃亮,小树苗蹿高了几寸,大树又挺拔了几分。如何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底”?答案是——长效管护。

近年来,海门适时开展《海门区园林绿化工程缺陷责任期养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等相关研究,为海门绿化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管理水平,全区深入推进绿化养护网格式管理,对绿化养护单位的工作进展和养护质量动态管理,并派专人不定期巡察,查出问题实时整改清零;建立种植土、根系管理等绿化养护整套流程和标准,推行科学管养;根据季节和植物生长习性,对裸露和缺失地块进行绿化补植;制作爱护绿化宣传册,结合线上线下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爱绿护绿意识,提高全民参与绿化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让“绿色家底”真正成为全民共护共享的“生态福利”。

9c000571f2df79664b196441422f657a.png

江海公园怡人秋景

31f0066aa94c19db4b8db5c8beecdaa4.png

俯瞰謇公湖公园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