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首页>地方频道>扬州>要闻

敢于打头阵 勇当先行者

春潮澎湃起,扬帆正当时。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殷殷嘱托,深切牵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扬州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速前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凝聚团结一心向前进的强大信心与力量,敢于打头阵、勇当先行者,为全省在全国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作出更大贡献。

勇攀高峰,锚定科技创新,推动全市“613”产业发展腾飞

这两天,从城区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从车间到田间,人们通过电视、手机、广播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产业兴,则城市兴。市财政系统第一时间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方向、凝聚力量,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新征程上做好江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财政部门将进一步通过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的引导撬动,放大产业政策的集聚效应,打造更多科创平台和应用场景,助力“613”产业体系做大做强。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总经理郭剑表示,扬州电信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动DeepSeek与行业客户的深度融合,先后携手市城市河道管理处、扬州海关等几十家单位部署DeepSeek-R1大模型,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水利行业、海关服务等方面的新场景、新模式、新应用。今后,将继续扛起央企担当,依托江苏算力数据有限公司强大算力资源,以AI赋能扬州“613”产业。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要多出科技成果,又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市科技局局长陈江伟表示,科技部门将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

“产业所需就是科研所向”“更大力度投身自主创新”“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大家纷纷表示,要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形成紧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市“613”产业发展腾飞。

奋勇争先,深化改革开放,谱写扬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市发改委法规处处长宋犁犁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体现了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对经营主体的殷殷关切。发改部门将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服务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加快将扬州建设成为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的“好地方”。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扬州深化改革、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市数据局副局长赵荣表示,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改革攻坚,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主攻方向,加速构建智慧政务新生态,用政务服务“温度”提升营商环境“美誉度”,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好地方”的硬核担当。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江苏开放的谆谆嘱托,也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航’。”市商务局局长车国华说,市商务系统将重点实施“招商引资创新突破、千企出海服务提升、平台载体建设培育”三大行动,在招商引资上精准发力,在对外经贸上同向发力,在平台载体上靶向发力,着力稳外贸、优外资、强载体。

爬坡过坎,关键在于勇于自我革新。大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改革开放,谱写扬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抢抓机遇,落实国家战略,奏响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共鸣曲”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抢抓重大机遇,最大程度释放政策利好,是扬州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6日凌晨,我们完成了北沿江高铁全线首个跨铁路钢横梁的吊装作业。”沪渝蓉(北沿江)高铁扬州段中铁建大桥局项目部二分部现场负责人于海宝说,总书记指出,江苏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而沪渝蓉(北沿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之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也是长三角城市群骨干客运通道。“我们一定铆足干劲,将这条铁路高质量、严标准建设好。”

“总书记关心农民群众、关心乡村振兴。作为‘三农’战线的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雍有瑜表示,农业农村系统将坚决守牢底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做强特色产业,推进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乡村颜值,加快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现实画卷;深化农村改革,聚焦“小切口”,用好“试验田”,充分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以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担当,助力扬州乡村全面振兴开创新局面。

“总书记强调,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市委宣传部文改处处长陈峰说,“文化随社会发展、受经济滋养,同时也能够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按照‘冲刺决胜年’部署,服务做好文化产业新业态培育、项目招引、园区载体建设等工作,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市和‘三个名城’建设赋能添彩。”

实干争先,坚持以民为本,以百姓笑容绘就扬州幸福底色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发展得快一些,理应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家纷纷表示,将坚持以民为本,以百姓笑容绘就扬州幸福底色。

“总书记强调,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作为就业工作牵头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市人社局局长王志海说,人社部门将深入贯彻各级部署要求,聚力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市,充分挖掘就业岗位,持续改善就业环境,用心用情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让“扬州是个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成为广大劳动者的共识。

3月5日晚,广陵区汶河街道树人苑社区工作人员和10多位居民一起收看《新闻联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马莹说,作为基层社区,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下苦功夫,多办民生实事。

“这几年,扬州各类困难群体保障稳步提标扩围,低保和临时救助制度日趋完善。”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薛卫宏说,将进一步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健全公益惠民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基础性”民生建设;着力打造普惠乐享的民生保障体系,深化“普惠性”民生建设;着力强化暖心高效的民政服务体系,深化“体系化”改革要求,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牢记嘱托,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我们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实支撑,有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的强大底气,更有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信心。大家表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敢于打头阵,勇当先行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4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