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首页>地方频道>淮南

织好规划“点线面” 留住老城“人景情”

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连续刷新多项收视纪录,剧中以淮南方言铺陈的市井烟火与工业记忆引发全民共情。《六姊妹》剧中最核心的取景地“九龙岗时光小镇”更是成了热门“打卡地”,热度攀升的同时,也给当地空间承载力带来不小的挑战,对小镇空间规划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调研,注重从规划层面助力《六姊妹》取景地的场景再生与价值重构。

找准空间衔接“点”,让规划留得住“人”

严格按照《淮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划定的“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在摸清现状土地权属、人口结构、建筑状况、基础设施、经济状况等基础上,充分衔接已编规划,加快推进九龙岗时光小镇单元详细规划与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历史保护与利用规划“多规联编”,将九龙岗明确定位为“近代工矿文化体验区”,持续加强风貌管控、完善交通体系、丰富服务业态,联动九大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项目,构建“历史街区+生态休闲”全域旅游格局。

平衡刚弹耦合“线”,让规划留得住“景”

在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中,划定历史风貌区、功能混合区、生态缓冲区,分区制定管控要求。在历史风貌区采用“微改造”模式,修缮建筑本体,在功能混合区制定用地功能混合与兼容标准,推行负面清单和正面引导模式,允许“商业+文化+居住”混合开发;在生态缓冲区利用矿坑水面建设湿地公园,预留点状用地发展露营基地。在单元详细规划中预留留白用地,暂不明确具体用途,为产业项目或配套设施预留空间,根据人口变化、产业发展等实际需求修编规划,对弹性区域内的小范围用途变更实行备案制或快速审批。

拓展协同覆盖“面”,让规划留得住“情”

在规划编制实施中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协同推进规划设计,确保当地居民在风貌整治、业态布局中的话语权。保留部分原住民,将春燕酱油厂、玉兔肥皂厂等老品牌生产线改造为体验项目,注重引入文创工作室、非遗工坊,打造“九龙岗创客聚落”。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跨省通办”等相关渠道,与扬州市江都区(六姊妹一家迁出地)不动产登记中心计划开通“姊妹连心”直办业务,为支援淮南“三线建设”的移民提供“寻根档案”服务。

记者 周莹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