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首页>地方频道>杭州>要闻

余杭仁和双陈村坚持“三心”工作法打造城郊村治理样本

1.jpg


美丽乡村一角


2.jpg


新老村民一起参加志愿巡逻活动


3.jpg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


4.jpg


组织流动党员参观西镇区委旧址


5.jpg


新修建的停车场


冬日暖阳,走进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双陈村,蓝天白云映衬下,一栋栋富有特色的农民自建房引人注目,干净整洁的黑色柏油路上,车流、人流井然有序。

然而,几年前这里还完全是另一幅模样。位于杭州北郊的双陈村,距离杭州最大的“菜篮子”——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不到3公里。便利的交通,低廉的房租,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人口在这里租住。“低散乱”集聚、环境脏乱差一度成为这里的常态。“既要让群众享受租房红利,也要让大家住得舒心。”余杭区人大代表、双陈村党委书记周永明说。

双陈村坚持党建引领,秉持“来了就是双陈人”的理念,探索“三心”工作法,引导党员干部坚守党心、秉持公心、服务民心,架起一座“连心桥”,推动“新老村民”共建共治共享,让曾经的“老大难”摇身一变成了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坚守党心:党员带头示范,乡村环境美起来

每个月的全民清洁日,60岁的退休老党员陈永富总会穿上红马甲,准时出现在村口,和大家一起清扫房前屋后。“看着村里大变样了,能出点力很开心。”陈永富说。

和很多城郊村一样,“大变样”前的双陈村一度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区域内道路破损,房前屋后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破败的环境一度引发“破窗效应”,一些租住户随意停放车辆,垃圾随手乱扔。“那时候虽然租房有收益,但是住得不舒心也不安心。”陈永富说。

改变从2021年开始。双陈村以余杭区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从环境整治入手,将村道白改黑,拆除房前屋后的违章建筑,清退“低散乱”场所和经营点位。同时,将整理出来的闲置空间打造成停车场、游步道、运动场等,完善村内基础设施。

三年来,双陈村累计拆除不雅观建筑26000多平方米;取缔近600个“低散乱”场所和经营点位;完成400多户农户房屋外立面整治;建成近600个生态停车位。2023年10月,双陈村成功入选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改变并非易事,尤其是要改变村民多年的生活习惯。

“违建拆除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倡导垃圾分类,每样工作都需要村民的理解与支持,这个过程中,党员发挥了主要作用。”周永明介绍,党员代表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党群连心,凝聚各方力量齐参与,以点带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全方位铺开。

拆违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党员计文标家里的租客做废品回收生意,在院子里搭起了大棚存放纸箱、瓶瓶罐罐等废品回收物。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后,他就主动劝说租客搬离,前脚刚拆好自家的违建,后脚又去做村里其他人家的工作。

村里修建滨河游步道,修到陈永富家门口,被后院房子挡住了去路。有着36年党龄的陈永富主动让出两间房的空间,让游步道建在他家房子里。“村里建游步道,大家都受益,我是老党员,肯定要全力支持配合。”陈永富说。

如今,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双陈村村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狭窄的村道拓宽了;建筑垃圾成堆的闲置地变成了运动场;村民家门前有了停车位;还多了健身公园、口袋公园、家宴中心等公共场所。就连租客也对这里的改变大加赞赏。来自山东的曹风莲租住在双陈村计家坝已有六年多,她的理发店就开在村口。“村里环境好了,乱停车现场少了,我们住得也更舒心了。”曹风莲说。


秉持公心:干部公心办事,村庄人心齐起来

双陈村,2.83平方公里内有900多户人家,其中出租房多达7000多间,流动人口近1.4万人,是户籍人口的3倍之多。村情复杂,如何管理好这样一个村,考验着干部能力水平。

去年夏天,一场席卷全村的小冷库“拆除战”在双陈村打响。双陈村紧邻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不少村民家里建起了小冷库用于暂存水产、蔬菜、水果等。这些小冷库的存在不仅带来环境卫生问题,还有消防、交通等安全隐患。经过村委班子一致决定,为了村庄长远发展,小冷库必须拆除。

“小冷库拆了,生意怎么做?”一些村民坚决不同意。“别人家拆了,我就拆。”也有不少村民抱着观望的态度。

“小冷库拆不拆,背后要处理的是部分村民利益和全体村民利益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周永明心里明白,他召集村民开大会,把村里的三年发展规划摆上桌面,和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小冷库拆了,房子还是可以继续出租,短期收入少了,但是村庄环境好了,长远看对租房经济发展是利好。”

道理讲通了,村民看领导干部怎么做。周永明知道,老百姓要看到公平公正的结果,在整个拆除过程中,他坚持村班子成员带头响应,拆除标准公开透明、补贴发放有序公示,同时接受老百姓监督、举报,不让一个小冷库成为漏网之鱼。“党员干部有公心,做事一碗水端平,老百姓才能心服口服主动配合工作。”周永明说。经过村委工作人员、党员群众几个月的努力,全村143户人家的191间小冷库全部拆除。

这几年村里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多,涉及资金也多。项目建在哪里?怎么建?也考验着干部的公心。双陈村坚持三级议事制度,通过河埠议事、网格议事、村委班子议事,把群众的意见收集起来,大家一起坐下来商议,最终确定每年的建设计划,并进行公示。

“村里环境基础差,项目建设无法面面俱到,我们就从环境最差、群众呼声最高的地方着手。”周永明说,美丽乡村建设不做花架子,重点解决群众停车难、道路破损、公共空间少等关键问题,让老百姓有切实的获得感。

以公心换民心。这几年村委班子的工作村民们有目共睹,大家对村委工作的支持度也持续上升。中运河河道整治工程涉及20个村民小组土地征用,没有一个村民反对;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农户征迁,涉及出租和经营场所多,群众利益诉求大,村委工作人员积极上门做工作,征迁工作快速并顺利完成。


收获民心:新老村民同心共治,居住幸福感提起来

来自桐庐的江靖是双陈村的一名流动党员,现在她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双陈村房东协会名誉理事。2019年,江靖和丈夫来到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工作,租住在双陈村。作为一名新村民,她不仅参与到垃圾分类、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中来,还和其他村民一样,共同参与到双陈村《村规民约》、《房东协会章程》的制定中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双陈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江靖说。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村庄治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如何管理好这批流动人口?“关键是要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要让他们把双陈当成自己的家乡。”周永明说。

双陈村秉承“来了就是双陈人”的理念,将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及优秀志愿者纳入“治理队伍”中来,有效充足“1+3+N”的工作力量。2023年,双陈村流动党员功能型支部委员会成立,下属两个支部,双陈村109名流动党员有了自己的“家”。亚运期间,45名流动党员主动报名加入了村里组建的巡逻队,积极参与到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群众服务中来。

不仅如此,村里还探索建立1名流动党员+1名本地党员结对包保服务“N”户群众的工作模式,上门走访摸排困难,及时了解村民诉求,解决村民各类问题。通过这样的模式,让外地的租户在异乡也有了寻求帮助的通道,不断提升他们居住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如今,双陈村外来人员可以和本地村民一起享受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在计家坝集贸点,集聚了110多个摊位,店主大多是租住在此的“新村民”。来自安徽的刘女士在这里开了一家卤菜店,她说:“双陈村友好,在这里没有本地人和外地人区别,只要缴纳少量卫生费,大家都可以在这里开店。”

新老村民融合带来了文明和谐新气象。来自山东枣庄的王景景和房东郭金花一家一起过新年;来自安徽的俞海云一家租住在村民陈永富家近10年,早已经和房东一家成为朋友,平时有好菜大家相互分享,遇到难题找房东大哥商量;安徽籍流动党员刘士忠一有空就参加村里的清洁卫生、平安巡逻活动,还主动担任宣讲员引导老乡们一起参与第二家乡建设。

“要让新老村民从‘同住一个村’到‘同护一个村’。”周永明说,眼下鱼家坝南四好农村路建设接近尾声,卫生服务站改扩建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正在施工,结合地铁上盖开发15亩村级留用地的项目也已经签约落定,双陈村村民的美好生活更有盼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