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气温回升,警惕“春困”疲劳驾驶

台传媒记者李筱筱

近日,杨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行至临海市大田街道寺后村路段时,“瞌睡虫”袭来,杨某上下眼皮直“打架”,一头撞上路边正常停放在车位内的一辆三轮摩托车。

剧烈碰撞导致三轮摩托车位移,杨某的车继而与停放在相邻车位的小型轿车发生二次碰撞,最终造成三方车辆不同程度受损。

眼下,正值春季,气温逐渐回暖,疲劳驾驶和“春困”易发。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宣传科民警童泽同说,“春困”是季节交替给人带来的生理变化,驾驶人容易疲乏犯困,导致反应迟钝、应变能力下降等,驾车时一迷糊,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经调查得知,事发前一天晚上,杨某只睡了3个小时就起床跑车、送货,因睡眠严重不足,一趟趟下来,他感觉非常疲乏。但自恃年纪轻,身体素质好,他想“再坚持会儿”,送完货后再好好休息,没想到,最终发生交通事故。

无独有偶。近日,赵某驾驶小型轿车行驶至黄岩区院桥镇见瑭村路段时,由于长时间连续驾驶,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车辆偏离正常行驶轨迹,连续撞击道路7节护栏,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受伤。

“这就是驾驶疲劳,驾驶人由于睡眠不足、身体状态疲乏或是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失调,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童泽同介绍,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发胀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

他说,当驾驶人轻度疲劳时,容易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中度疲劳时,容易出现操作动作迟钝,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当驾驶人重度疲劳时,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睡眠现象,丧失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他提醒,广大驾驶人在驾驶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开车困了别硬撑,休息充足再出发,以免发生危险。尤其在春季,保持充足的睡眠是预防“春困”的关键所在,注意劳逸结合,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中途需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避免疲劳驾驶。

行车途中,要保持车内空气流通,隔段时间最好打开车窗透透气。特别是在道路环境单一、交通干扰少的高速上行车时,开窗通风能保持车内空气清新,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

此外,车内也可以放置一些风油精或清凉油,犯困时抹一点到太阳穴等部位,可刺激皮肤和神经,消除疲倦感,保证行车过程中思维清醒。困意来袭时,切勿硬扛,应将车停在安全地带,做一下伸展运动,活动一下四肢,待疲劳缓解后再开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9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