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杨昌友:医者仁心 杏林春暖

杨昌友在蟾洋村为村民义诊。 (受访者供图)

台传媒记者崔旭川

台传媒通讯员陈大容

4月10日上午,临海市杜桥镇蟾洋村文化礼堂里,杨昌友和同事们又忙开了。

当天,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红色健康管家”团队联合该院卒中中心,为村民们带来卒中防治知识宣讲和义诊活动。

杨昌友是该院慢病中心主任,也是“红色健康管家”团队里的“积极分子”。

从医已34年的他被杜桥、小芝片的不少群众熟知,是缘于他多年间足迹遍及杜桥、小芝135个自然村,无偿甚或自掏腰包上门为老弱病残服务,人次不计其数。

担心患者联系不上他,他的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不厌其烦为多名高位截瘫病人导尿、定期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对弥留之际老人开展临终关怀……志愿服务占用了杨昌友许多业余时间,他却乐在其中。

自去年起,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着力组建“红色健康管家”团队,让杨昌友的义诊在“自选动作”之外有了固定阵地。

尽己所能,发挥专业知识和爱心

“1989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小芝卫生院。在农村,看病不像城里医院那么规律,有可能需要拎着药箱上门,时间上也不固定。”从小芝农村走出来的杨昌友,对农村医疗资源不足有更深刻的体会,也让他对病患群众有了更强的共情。

从那时起,杨昌友就尽自己所能,多为群众提供诊疗帮助。

去年10月,该院“红色健康管家”团队走进上盘镇如宝村。在这次义诊中,杨昌友发现了身患罕见病的小尤。

46岁的小尤身患罕见病已卧床30年,全身关节严重变形萎缩,躺在床上瘦小的身形看起来像10多岁的孩子。

从那以后,杨昌友隔一段时间就会上门看望小尤。考虑到她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腹胀便秘,杨昌友总是自费购买几盒四磨汤口服液带着。

“杨医生每次来看我女儿,都会带上一大包自己买的药,杨医生对我们家的好,我们都很感激……”接过杨昌友送上的药品,小尤妈妈总是忍不住抹泪。

2024年初,与杨昌友同村的一位8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因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在台州医院治疗无效被家人接回家中。重病晚期的老人点名要家属请杨昌友为其挂盐水。

家属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杨昌友的电话。接到电话的杨昌友二话不说,立马答应下班后去看望老人。自此,杨昌友每天下班后匆匆赶回村里,为老人吸氧吸痰,挂盐水,陪老人聊天,安抚老人被病痛折磨的恐惧。

一个月后,老人安详离世,杨昌友对老人的临终关怀令家属感激不已。“对于医生来说,最珍贵的是来自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老人重病晚期能想到我,我更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杨昌友说。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聚沙成塔,团结更多同事投身其中

2022年4月,小芝镇伴山村五间木制房屋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时任小芝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的杨昌友下乡随访路经此地,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火场疏散被困群众,并全力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杨昌友回到医院后,又在党支部会议上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捐款献爱心,很快就筹集到一笔善款送到受灾村民手中,缓解了村民们的燃眉之急。

小芝伴山村救火募捐的经历,让杨昌友深刻感受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

2022年7月,杨昌友调动至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到了这里,他有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事。

近年来,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红色健康服务志愿队伍传承不辍。

在该院,争当志愿者几乎是所有医务人员的共识。每次开展活动,院里组织大家统一穿着红马甲,或进社区或走乡村,成了一道温暖的流动风景。

2023年,在卫健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持下,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红色健康管家”工作站正式在金都社区成立,成为红色健康义诊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每周一、周三准时开展义诊活动,服务周边居民。

红色健康管家工作站每月的固定服务日活动,杨昌友也几乎是场场不落。“看到义诊活动有阵地、有人气,我更有动力坚持下去了。”杨昌友笑着说。

据悉,仅2023年,该院“红色健康管家”团队的100多位医护工作人员赴乡村及社区开展志愿服务32场,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6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