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曹思思
这两天,在位于玉环的浙江梵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永杰忙着接待各地上门的访厂客商,走展厅、看车间、秀技术……为客户寻找最为匹配的机器人抓手。“我们参加了为期4天的上海国际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展,结识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客商,这几天陆续有客户上门谈合作,大家对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抓手很感兴趣。”黄永杰说。
梵煜成立于2016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一直在科技赛道攀“高”向“新”,专攻工业机器人末端抓取系统,现已生产研发出300多种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上下料的抓手,产值逐年增长30%以上。
专业人做专业事
“做机器人抓手,我们是专业的。”黄永杰说这句话,一点也不意外。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黄永杰,之前在玉环经营一家工业设计研究所,专门为玉环各大工业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服务。近年来,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崛起,黄永杰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市场信号,瞄准工业机器人末端抓取系统这一赛道,开启了创业之路。
“之所以选择这个赛道,因为抓手是机器人必不可少的部件,也是最重要、最难做的部分之一,有了抓手,机器人就具备操作能力,并且可以赋能各种工业、民用机器人,这块的发展前景无限。”黄永杰说。
2016年,黄永杰想方设法从各个渠道收集资料,并购买了各种机器人抓手进行钻研,自己购买材料、制作模具和设备,全身心投入到研发上来。在他看来,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为了破解技术瓶颈,他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基本上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就连睡觉都在想着怎么把这个产品做好。因为自己懂技术,从图纸设计到产品开发基本都是亲力亲为。”黄永杰说,公司历时3年才将成熟的产品对外销售。
2019年,对技术已经轻车熟路,但黄永杰还是不断自我推翻、更新迭代产品。如今梵煜研发制造的部分机器人抓手不仅实现进口替代,在性能、质量等各个方面甚至超越德国、日本,成本更是节省了三分之二,订单交付时间也比国外的快至少4个月。
“像我们研发的气动夹爪,市面上目前销售的普通夹爪能运行十多万次已经算很不错了,而我们的可以免维护运行2000万次,能够尽可能缩减企业开支,实现利益最大化。”黄永杰笑着说。
目前,梵煜已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济南二机床集团、湖南南方机床厂、钱江机器人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此外还叩开了与外企合作的大门,业务延伸至意大利、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加速融入机器人大潮
一套复杂的机器人末端抓取系统总成,涉及零件多达300个至400个,在梵煜几乎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与黄永杰喜欢钻研、掌握核心技术的性格分不开。
梵煜将每年营收的15%投入研发确保技术领先,加速融入机器人产业发展“大潮”,力争在未来的“科技江湖”占据一席之地。
“从事工业设计30多年,我对生产一线的痛点问题很了解,这些经验也为我们的技术攻关提供了很多方向。”黄永杰说,面向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他们研发的抓手可以替代人工进行重复枯燥劳动,也能代替人手去“冒险”,应对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各种“急难险重”。
接下来,梵煜要入驻“南湾智谷”(玉环机器人产业核心区智造谷),并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台州学院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加速布局人形仿真“灵巧手”的研发,未来可应用于医疗、养老等领域。
“我认为机器人产业没有‘天花板’,对它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坚持走中高端路线,把一些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提高机器人末端执行系统技术水平,把企业做大做强。”提及未来,黄永杰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