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如东县向海图强 “蓝色引擎”动力澎湃

如东因海而生、傍海而立、凭海而兴。

拥有86公里海岸线,455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4万亩滩涂面积,如东是名副其实的海洋资源大县。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LNG能源岛阳光岛、全国首个风电母港和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群,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洋口港、3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2024年,如东充分发挥海岛、海域、海港优势,大力推进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长三角北翼江海组合强港和万亿级绿色高端临港产业基地建设,把潜在的空间承载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发展胜势,深入挖掘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把海洋经济锻造成为如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蓝色增长极”。

海岛赋能:夯实发展根基

阳光岛位于如东外海13公里,是一座吹填而成的人工岛,面积为3平方公里。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洋口港联通世界的重要窗口,阳光岛自2011年正式启用至今,已建成3座功能性码头、8个能够常态化靠泊国际航行船舶的泊位,累计接卸来自卡塔尔、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6个国家和地区超6000万吨LNG。

2024年12月26日上午,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项目——洋口港黄海大桥二桥正式通车,桥梁全长10.035公里,桥面宽13.1米,行车道净宽9.0米,与既有的一桥组成一组双向四车道的跨海通道,共同构筑起连接临港工业区与阳光岛的“主动脉”。黄海大桥二桥通车后,陆岛整体通行能力增加一倍,能有效满足港区吞吐量快速增长的需求。未来,黄海一桥、二桥以及管线桥三条“陆岛通道”将全面开启洋口港千亿级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的“黄金通道”,为临港千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架起海陆连接的新动脉。

2024年11月5日,江苏省首座海岛型变电站——阳光岛110千伏输变电项目正式投运送电。作为省内跨海长度最长、随桥敷设距离最远的送电工程,它的建成投运,将大幅提升阳光岛供电可靠性,有效满足岛内已投运及在建的4座LNG接收站用电需求,为如东加快推进海洋强县建设注入澎湃动能。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中心负责人黄文涛介绍:“作为能源岛的重要电力设施工程,阳光岛变电站的投产能够满足岛上每年超过2000万吨LNG存储、周转的用电需求。”

海域利用:深化资源开发

白色风车擎天而立,是如东沿海的一道优美风景。龙源电力如东环港风电场内共有155台风机,一台风机平均每天发电1.2万度。2024年,该风电场增容改造项目获国家能源局复核批复并列入2024年实施计划,这是江苏省迄今为止最大的风电增容改造项目。

龙源电力如东环港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5兆瓦,首台机组于2006年10月并网,是江苏省首座投入运行的风电场。本次增容改造将拆除原有67台单机容量1.5兆瓦的风电机组,新建39台单机容量8.35兆瓦和3台单机容量10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提升至355.65兆瓦,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7.6亿千瓦时,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对江苏省老旧风电项目改造升级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2024年12月31日,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国内首个集光伏发电、制氢加氢和储能电站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利用+滨海生态治理项目投运。

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是国内首个滩涂生态治理光伏项目,也是国家第三批“沙戈荒大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地处如东县豫东垦区堤外滩涂,总装机容量400兆瓦,占地4300亩,新建一座220千伏岸基升压站,安装6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站和一座制氢能力1500标方/小时、加氢能力500公斤/天的制氢加氢站。项目预计于2025年全面建成投产,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4.6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5.1万吨、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30.94万吨,将成为全国沿海绿色光伏融合生态治理重要示范。

海港驱动:点燃强劲引擎

海风泱泱,波浪滔滔。作为如东提升产业港“大进大出”集疏运能力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洋口作业区金牛码头区一期工程W1#泊位于2024年12月10日顺利通过水工交工验收,标志着项目向正式竣工投产迈出了关键一步,投运后将主要服务于临港产业发展需求,为洋口港新装备、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产业布局提供助力。

金牛码头区位于洋口港近岸浅滩海域,后方紧邻临港工业区,规划建设13个5万吨级泊位,岸线长度3.7公里,配套建设5万吨进港航道。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3亿元,规划建设2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08万吨。W1#泊位重点服务配套远东海缆项目,其他两个泊位(N1、N2泊位)服务后方桐昆、巨胜重工、永大化工、亚达管道等临港企业,计划2025年9月底投入使用。

2024年11月13日,洋口港液体化工码头G4、G5泊位和通用码头F1、F2泊位通过对外开放省级验收。作为“产业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码头全面开放后,洋口港将拥有8个能够常态化靠泊国际航行船舶的泊位。

在发展意义上,港口从来不只是港口,更是陆海统筹、融入全球的重要支点。码头泊位的新建扩建将进一步拓宽洋口港的外贸通道,助推临港工业区超百家企业维持连续稳定生产。港口的繁荣不仅促进了如东本地经济的发展,还加强了如东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以及国内外的经济联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