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凝心聚力献良策 共谋发展谱新篇

编者按 集发展之智,汇奋进之力。市两会期间,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一堂,献良策、谋发展、绘蓝图,展现履职风采,彰显使命担当。今日起,本网推出“代表话发展”“委员话发展”专栏,邀您一起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心声。

■代表话发展

市人大代表 马林:

为科创企业提供“真金白银”支持

近年来,合肥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作为一项惠民利企的举措,减税降费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合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360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作为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税务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我将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市各项税费政策,千方百计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到位的政策咨询和服务保障,在深化税费服务新体系建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市人大代表 吴丽君:

盘活“两闲”资源 壮大村集体经济

过去一年,肥西县丰乐镇将“稻米、酱干、莲藕”作为富民产业,全力打造丰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丰乐豆制品产业园和丰乐万亩荷园。同时,发挥智慧农业优势,建成全市首批“小田变大田”示范区,获评“安徽省首批智慧气象服务基地”。

“抓牢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种业之都建设行动”“加快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政府工作报告就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作出重要部署,让我备受鼓舞,也深受启发。今后,丰乐镇将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实施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新华、桥西、蒋岗等农事服务中心,打造5公里“服务圈”,同时推进丰乐万亩荷园招商行动,盘活“两闲”资源,加快壮大村集体经济。

市人大代表 王义强:

持续擦亮马郢乡村旅游品牌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感觉这既是一份有高度的“政治报告”,也是一份有温度的“民生报告”。作为一名乡村文旅工作者,近年来,我结合长丰县马郢村实际情况,参与开发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以及招引非遗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将立足职责,坚持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营销渠道,持续擦亮马郢乡旅品牌,守护田园风光与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重融合发展,推进文旅与农业、教育等领域融合,积极探索“乡村+文旅”的多元融合发展路径,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努力把马郢打造为合肥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张闪亮名片。

市人大代表 徐大林:

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去年合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提质增效,社区和村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这让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

自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我所在的庐江县人民医院坚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创建了省内外知名专家门诊,让更多疑难病例留在县内治疗;在镇村医疗机构建立急救分站、胸痛救治单元、胸痛哨点,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开展“县医驻镇”和“县医返村”活动,选派医生到镇、村提供诊疗服务;与上海瑞金医院合作建立远程会诊中心,努力让更多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知名医院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龙头医院服务能力,整合利用县镇村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拓展远程医疗服务,不断提升老百姓就医幸福感、获得感。

市人大代表 夏芒:

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不仅是消费者的基本权益,也是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从事食品行业多年,关注食品安全领域最新动态,不断调研完善企业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竭力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新要求、新期待。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效更加巩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继续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加强内控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营养、美味、方便的食品。我也将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充分融入履职过程,积极为消费者食品安全权益发声,为推动食品安全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市人大代表 陈立利:

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精彩

2024年,合肥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成为全国典型……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自豪。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报告中的字字句句振奋人心,令人深受鼓舞。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思考如何为孩子提供适配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生活中找到自己成长的舞台,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同时,积极思考和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学管理机制,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的方式,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快乐成长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代敏 葛清政 王骏超·

■委员话发展

市政协委员 方成俊:

助力合肥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近年来,合肥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连续6年迭代实施810条改革举措,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第四,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十强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作为市政协委员,我将结合工作岗位,立足行业前沿,从完善“产业链”图谱、搭建服务-产业-创新“三大汇聚平台”、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等方面,就进一步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言献策,助力合肥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激活产业发展“一池春水”。

市政协委员 穆饶明:

让金融为科技创新插上翅膀

金融与科技、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迭代升级“创投城市计划”,扩大“共同成长计划”覆盖面,推广“贷投批量联动”等服务模式,全年贷款余额两位数增长、科技贷款增长20%以上。举措务实、工作扎实,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正在助力合肥实现科创与金融的“双向奔赴”。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赋能。作为一名来自科创企业的政协委员,我将持续围绕“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强化科创金融持续供给”主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精准化的科创金融服务新场景,增强服务创新产业发展新质效,贡献委员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委员 董雪梅:

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2所,新增学位8.9万个,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八中运河新城校区等投入使用,建立学位预警机制,深化集团化办学,“好上学、上好学”需求匹配进一步改进……过去一年,合肥用教育之变、教育之暖,回应家长“呼声”、群众“所盼”,让“学在合肥”的“温度”可感可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表述,从数据到关键词,无不让人感受到合肥教育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作为一名教育界别的政协委员,我长期关注教育均衡发展。此次参会,我希望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平台,传递出好声音,进一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孩子在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中放飞梦想。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我将积极调查研究,务实建言献策,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政协委员 龚莉:

让银发经济绽放新活力

发展银发经济,既关乎民生需求,更孕育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医疗健康领域民营企业工作者,近年来,我深切感受到合肥在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如何更好撬动银发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增添“银发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养老、托幼、家政、康养等重点领域,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功能品质提升。

从关键小事入手,想老人之所想,打通适老需求堵点,提高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精度和效率,是释放银发经济潜力的关键。我建议,合肥要大力支持银发经济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推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试点,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更好深耕银发经济“新蓝海”,让“养老”变为“享老”。

今后,我将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积极为合肥“银发经济”发展建真言、献良策、添助力,为合肥高质量发展交上一份优异的“委员作业”。

市政协委员 李文祥: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养老圈

养老服务事关百姓福祉。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大部分人期盼的养老方式。

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的期待和需求,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居家适老化改造,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动城市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街道全覆盖。

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着力从居家、社区、机构三个维度,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对此,我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强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老年人以家为圆心、社区为半径,打造更实用、更接地气的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市政协委员 戚仁兵:

推行“六尺巷工作法” 助力基层治理

推进来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综治中心融合运行,12345热线入选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17个A+城市,涌现“合肥义警”“窗帘之约”等一批基层首创经验,“四善一体”社区慈善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基层治理的成绩非常亮眼。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长期从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新时代法律工作者,我倍感振奋。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健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我建议,要继续结合合肥城市发展实际,创新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效率,进一步弘扬“以和为贵”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同时,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聆听群众心声,用法律工作者的担当践行委员职责,竭诚服务社会建设。

·记者 李想 许露瑶 刘全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