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京口区象山街道陈家门社区“邻家孃孃”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发现社区前门小广场上照明设备缺失损坏,天色一暗,居民们出来散步、健身、跳广场舞时,只能“摸黑行动”,于是立即向社区反映。社区党委迅速联系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升级,很快,“亮灯工程”完成了,更多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在明亮的灯光下享受夜晚闲暇时光。
“滴板!孃孃(niāng niāng,镇江方言,一般称姑姑、婶婶为孃孃,相当于普通话里的“阿姨”)来了,幸福就来了!”这是陈家门社区居民的共识。在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在“禹邻同心”党建品牌引领下,2023年5月,“邻家孃孃”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由辖区党员、社区居民等志愿者组成,队伍成员30人。孃孃们活跃在扶危济困、应急救援、爱心公益、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众多领域,营造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
陈家门社区负责人介绍说:“‘邻家孃孃’团队作为社区的‘守护天使’,已经开展了20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孃孃们推进社区小广场灯光亮化,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协助社区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56件;聚焦‘朝夕’群体问题,为327位独居、高龄、失能老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开设公益性假期托管班、家门口儿童半小时‘运动圈’,开展学雷锋、读书打卡等实践活动30余次;逐户排查辖区困难群体62户,进行精准帮扶,目前受益居民237人。2023年12月,她们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全国人民都见证了她们的风采。”
滴板!有了孃孃,社区更有爱了
“谢谢孃孃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家的关心和照顾,也特别感谢社区救了我的孩子!”近日,妙妙(化名)妈妈来到社区,眼含热泪地连声道谢。
妙妙是一名困境儿童,“邻家孃孃”们经常带着牛奶、大米等生活用品上门走访探望。在一次走访中,孃孃们发现妙妙在睡觉时呼吸困难,立即与家长沟通,及时送妙妙就医。经医生诊断,妙妙为腺样体肥大,占据后鼻孔2/3,如果不尽快手术,会有生命危险。在京口区妇联的关心下,陈家门社区党委携手象山街道慈善分会、八叉巷小学、爱心企业、辖区党员群众等,吹响爱心“集结号”。通过“幸福家园”项目,短短两周时间筹集善款25752.4元,用于妙妙手术治疗,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滴板!有了孃孃,守护一老一小‘朝夕幸福’,社区更有爱了!”81岁的蒋奶奶激动地说。蒋奶奶是社区独居高龄老人,去年11月刚做完大手术,子女都不在身边。从那时起,陈家门社区不断组织社区党员、“邻家孃孃”们,上门送去各类生活物资,慰问、探望老人。蒋奶奶感动不已,用笔写下日记《我真幸福》,以此方式来感谢党员和“邻家孃孃”们。
厉害!全能选手,孃孃真有一套
“邻家孃孃”们可是“全能选手”,她们特别擅长带领居民一起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周一到周五,孃孃们总是热热闹闹地带着居民们参与各种活动:周一跳舞、做泥塑,周二敲腰鼓,周三打太极,周四形体课和英语、摄影,周五大家一起高歌。
特别是周五的歌唱课,已成社区一大亮点。孃孃们带领大家唱歌,不仅唱镇江民歌,还时不时“飙”几句流行歌。居民们从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后来放声大唱,连路人也被吸引过来,驻足观看。有时候,大家还会来一段小合唱,歌声伴着笑声飘得很远,让整个社区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周一的泥塑课也很受欢迎,孃孃们带着社区里的孩子们,一起学习非遗泥塑艺术,手把手地教。每当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满心欢喜地跑回家时,家长们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孃孃们真是‘滴板’,不仅教孩子们手艺,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能干!基层治理,孃孃雷厉风行
去年,陈家门社区新增了137个停车位,还为老旧小区加装了11组电动车充电桩。孃孃们不仅忙着协调工程进展,还为施工队准备了茶水和小点心。这些“小确幸”不仅赢得了施工人员的信任,也让社区治理变得更加温情、更加高效。
面对各种复杂的邻里纠纷,孃孃们总是冲在前面,成为调解矛盾的一把好手。小区里有居民因为停车问题闹得不愉快,孃孃们一边了解情况,一边上门调解,最后组织了一次茶话会。大家坐下来喝杯茶、聊聊天,气氛一下子缓和了,问题也轻松解决。居民们后来笑着说:“滴板!孃孃们就是咱的宝,干起事来不拖沓,雷厉风行!有了孃孃们,我们之间的小摩擦都成了笑谈。”(通讯员 张京镇 记者 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