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亭里说一说,板凳之上唠一唠。村民有了反映问题的渠道,村干部也为大家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真不错。”这是黟县宏村镇大同村的一处村民公共议事场所。在每日午后和夜晚,大家聚在这里休憩放松、聊天议事,村庄的逸闻趣事、家长里短便在欢声笑语中流传开来,急难愁盼问题也直接反映到村里,得到及时解决。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2024年,大同村郭村组启动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乘着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大同村精心打造了别具一格的“百姓评理说事点”——同心亭。这座位于郭村组村口的全木制结构的亭子,古朴典雅,亭前醒目的楹联“同心同德同安山川岁月 共建共享共乐诗画田园”,不仅描绘出大同村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更传递出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景。走进亭内,生态大同的元素扑面而来,国家保护动物的图片悬挂其中,彰显着大同村绝佳的生态环境。凭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同村在2024年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村”授牌。
同心亭不仅是一道亮丽风景,更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为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有效化解村民生产生活中的摩擦矛盾,同心亭内设置了议事桌,同心圆上“作退一步想”“和为贵”的字样格外醒目。调解员运用“听、理、劝、借、退、和”六字工作法,成功促使矛盾双方“事心双解”。“同心亭里坐,共议身边事。此举不仅畅通了村民的反映渠道,也成了大同村干部倾听民情民意的第一现场,老百姓都称赞这个做得好,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大同村村书记王辉明说。2024年12月,同心亭刚完工不久,包村领导与村干部就在此成功化解了一起疑难纠纷。
据了解,2022年以来,宏村镇13个村均完成了至少1处的“百姓评理说事点”打造。下一步,宏村镇将继续结合村庄规划、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打造说事点,倾听群众诉求,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