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今年以来,如东县坚持民生为本,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为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
获得感,是为平凡的日子“加点甜”。
这是舒心——
家住县城节制闸的葛益和,每天都会搭乘101路公交车去南市场买菜,“刷‘长寿卡’就能免费乘坐,在家门口的站台乘车直达,很方便!”“小区停车位紧张,以前停车是件难事。”聚焦“车位共享”,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场地资源适度向社会开放,“潮汐车位”让居民何小洁不再为停车犯愁。
今年如东县“公交一卡通长寿卡”办卡年龄从70周岁下调至65周岁,截至11月底,全县新增办卡7557张;党政机关单位优化共享车位供给,增设1890个“潮汐车位”满足市民停车刚需……群众出行体验更加“畅安舒美”。
这是安稳——
老旧小区改造是群众所盼。管道锃光瓦亮、道路宽阔平坦……“现在,我们这老小区就跟新小区一样。”聊起住房焕新,掘港街道日晖社区建工公寓居民吴新林很是感慨。今年全县共有3个社区的7个老旧小区被列入改造,改造总建筑面积约2.4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1600万元。
这是成长——
下课铃声响起,宾山小学一群学生欢快地奔向教学楼旁的直饮机,按下按钮,杯杯温水汩汩而出。从直饮机配备,到对全县五年级4915名在校学生进行免费脊柱侧弯筛查,再到构建起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体系,以民生福祉为导向,如东县全力推动科教扩面提质,深切关怀孩子们的成长。
幸福感,是藏在生活中的“小欢喜”。
这是便利——
“除了社区食堂,小区周边还有电商服务站点、便利店、咖啡馆、图书馆……一站式服务很方便。”说起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中街道桃园社区居民管陈萱连连点赞。在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形成集餐饮、运动、幼托、养老服务等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费。截至目前,如东县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个,覆盖社区19个,勾勒出百姓生活“幸福半径”。
这是升级——
“我家住二楼,原来电瓶车充电很不方便,现在有了专用车棚,真是安全又便捷。今年落水管也全部更新了,还重新划定了停车位。”县城邮电新村居民韩国祥近来实实在在感受到小区的喜人变化。今年如东县确定24项文明创建民生实事项目,在推动城市功能完善的“绣花”功夫中,补齐了“角落”里的“民生短板”。
这是欢愉——
每周四、周五下午,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都会迎来一批小客人,这里非遗小课堂、科普讲座、文化沙龙等活动亮点纷呈。“馆校共建”服务对接如东县各中小学,发挥公共文化阵地“第二课堂”作用,今年以来共服务接待8000余人次。新春豫园灯会、“蠙城之夏”“港城之春”……全年1200余场文化惠民活动,让老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加多彩。
安全感,是对未来岁月的“稳预期”。
这是信心——
“顺利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洋口镇甜港村村民苏建泉因伤导致双手无法自由伸展,今年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如东县整合多方资源,在全县建立10家就业服务站并投入使用,帮扶490多名残疾人、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不断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这是底气——
番茄炒蛋、青椒肉丝、清蒸鲈鱼……每到饭点,城中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总是热闹非凡。饭菜热气蒸腾,诠释着“老有所养”的生动图景。今年如东县不断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2家、村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47个、互助养老睦邻点31家、社区助餐点20家,“最美夕阳红”的温暖画面渐次铺展。
这是“医”靠——
整合资源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全年完成“两癌”筛查共60326人,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应筛尽筛,在全县10所初级中学开展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247个村(社区)全面建成医保公共服务点;AED设备投放、采血车更新、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全面铺开……今年,如东县不断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东持续擦亮鲜明的民生“底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交出更厚实的民生账本、更生动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