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双甸镇石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纵横交错、宽敞干净的水泥路,河水清澈畅通,两岸树木枝丫交错伸展,在阳光的轻抚下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河畔繁花点点,与远处错落有致的农舍相映成趣,俨然一幅祥和宁静的田园盛景。
石南村位于如东最西部,被称为如东的“西大门”,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曾经村内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提升村居面貌,扮靓如东西大门,去年以来,石南村结合本村实际,精心对公共空间展开全方位打造,成功激活乡村“美颜”功能,有效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也为乡村迈向全面振兴铺就坚实的基础。
做好“盘活”文章,唤醒“沉睡”资产。去年,石南村聚焦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对辖区内集体土地、水面、荒地、房屋等展开全面登记工作,详细摸清资产底数,厘清权属关系。通过清理废沟塘、拆除废弃房屋等举措,收回被长期侵占的集体资产资源,并将溢出的土地重新发包给种植大户,有效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促进集体资产的增值与高效利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筑牢经济根基。
石南村水系发达,以如泰河、红石河、石南河、鹤井河为重点形成了“三横一纵”的水系格局。其中,石南河全长2.6公里,西至如皋丁堰镇,东至红石河,是一条东西向的三级河。曾经这条河杂草丛生,垃圾遍布,地笼网簖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去年,村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对这条河进行集中整治,组织人力清理杂草和垃圾,疏浚河道,加固堤岸,并在河岸铺植草皮、密植绿篱,重点节设置人文景观,进一步提升河道观赏性,实现了“一河一景”的优质生态景观。
与此同时,石南村以公共空间治理为载体,新建河长制主题文化公园,将法治文化园、廉政长廊、特种养殖文化、健身路径等镶嵌其中,着力打造集党建、法治、农业产业于一体等“河美石南”美丽空间,让村民在健身休闲的同时感受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村级道路是村庄交通的“毛细血管”,是乡村振兴战略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2024年,村里根据公共空间治理标准,对重点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包括路肩清杂、退界、培土等,同时,密植灌木,栽种黄杨,安装防撞警示立柱,倾力打造出一条“路景交融”的特色精品路线,实现了交通功能与景观效应的完美统一。同时,结合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排查全村“三棚”、“三线”情况并制定整治计划,分类整治,累计拆除“三棚”12处,顺利完成石林路、石南河北路沿线“三线”整治工作。
公共空间治理,长效管护是关键。石南村结合村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安排经验丰富的“四位一体”工作人员,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格按照规定日程进行全面巡查,对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等开展常态管护,及时处理各类问题与隐患,进一步全方位加强管护力度,持续巩固公共空间治理成效,打造整洁有序、舒适宜居的乡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