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被拖欠怎么办?面对老板的推诿、公司的拖延,你是否感到无助?近年来,围绕欠薪治理工作,我市坚持顶格治欠,攥指成拳,凝聚起向恶意欠薪“亮剑”的强大合力,有力维护了众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典型案例形成威慑
不久前,欠薪者王某某被批准逮捕,为其欠薪行为付出了法律代价。
2024年3月至5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投诉,反映安徽中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存在拖欠劳动报酬问题。
经查,安徽中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王某某于2023年10月在我市承接一项目工程,至2024年4月,共拖欠144名劳动者劳动报酬136.75万元。
2024年7月16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向安徽中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实际负责人王某某下达《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整改指令书》,王某某逾期未履行。2024年7月25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查处。2025年1月3日,该项目建设单位将王某某拖欠的劳动报酬全部清偿完毕。同日,王某某被批准逮捕。此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将涉事企业纳入农民工工资支付异常名录,作出限制承揽新工程、不得参与招投标等惩戒措施。
渠道畅通证据为先
农民工遇到欠薪时,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证据保存到投诉渠道,再到日常防范,每一步该怎样实施?围绕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了走访,听听业内人士教大家如何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欠薪维权第一步:这些证据必须保存好!”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负责人刘士信介绍,证据在手,维权不愁。劳动合同、工资凭证、考勤记录、沟通记录,以及欠条或书面承诺、结算单等,这些证据一定要妥善保存。
有了证据,接下来就可以选择相应的投诉渠道进行维权了。
“您可以选择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维权。”刘士信说,线上可以通过亳州市“满薪满益”平台对欠薪投诉进行反映,也可以拨打各县区的维权热线反映问题;线下可以到市本级和各县区劳动保障维权窗口投诉。目前,我市在建工程项目已全面设立“农民工维权驿站”,当发生工资被拖欠的情况时,群众也可以到所在工地的“农民工维权驿站”协商解决。对于工资存在争议的欠薪案件,应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做好哪些事才能远离欠薪陷阱,做到未雨绸缪?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在从事建设工程工作之前,做到“三个清”:清楚建设工程项目全称和地址、清楚施工单位名称、清楚项目经理姓名和联系方式。在您工作的项目施工现场有维权信息告示牌,上面清楚地记录着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维权途径等信息。入职必签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标准、发放时间。警惕“口头承诺”,关键条款需白纸黑字。
每月要固定时间查收工资,发现异常(如延迟、克扣)立即询问并保留记录。用于发放工资的银行卡一定要妥善保管,切记不要将银行卡和密码交给班组长。重要工作成果、加班记录要定期留存。此外,还要定期核对考勤记录。
遇到欠薪要及时反映,拖欠的时间越久,追回的难度越大。如果您被拖欠工资,要及时通过以上渠道进行反映,人社部门将在第一时间调查处理,全力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一些维权禁忌也要注意。刘士信说,维权时一定不要冲动行事,不要编造虚假证据资料,遇到欠薪时,一定要合法、理性地表达诉求。
创新机制合力治欠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实事,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主动排查、协调化解,人社部门快处快结、快立快移,司法机关及时介入、联手亮剑,针对恶意欠薪案件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坚持市县一体、部门配合、府院联动、府检联动、行刑衔接,顶格调度、清单管理、专班处置、闭环推进,一大批欠薪问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市建立健全拖欠工资重点问题线索清单、化解清单和台账制、交办制、销号制、通报制“两单四制”,全力推进控增减存、限期出清。
同时,我市畅通投诉渠道、落实首问负责制,设立市本级及各县区欠薪投诉举报热线,各级治欠办开设欠薪信访窗口,并用好国家欠薪平台、“民声呼应”、领导公开手机号码、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载体反映线索,及时受理群众诉求,确保群众投诉有门、维权有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将群众诉求分解到各县区、各部门、各工作组,建立工作台账、实施动态管理、专人跟踪督办,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近年来,我市持续借力大数据赋能欠薪治理工作。通过创新搭建“满薪满益”和谐劳动关系服务平台,加快构建“企业全覆盖、业务全领域、用工全链条”的和谐劳动关系体系,全方位监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落实。依托“满薪满益”平台,我市强化多方监管。汇集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数据,工程项目从立项审批时即纳入监管范围,督导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工程款支付担保等制度落实落地。增加农民工、劳务单位、建设单位、农民工工资专户开设银行网点作为系统用户,对农民工工资专户开设、实名登记、用工合同签订、用工考勤、按月核算编制工资、工程款分账管理、按月打卡支付工资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进行全方位监管。截至目前,“满薪满益”小程序已注册农民工3.55万人,服务平台注册企业用户3314家,累计监管工程项目929个,服务农民工114.83万人次,发放农民工工资79.03亿元。(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韩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