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业”“非遗+制造业”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邓家村的“慈愿藏香”非遗工坊,工人们或翻晾藏香,或装配包装盒,另一边,游客们在非遗工坊体验藏香制作技艺,感受民族手工艺的传承魅力。这个非遗工坊的落地,是平阳县把“共富工坊”模式引入马尔康的有力实践。
“马尔康市藏香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受制于资金投入不足、后继无人、效益不高等难题,产业规模一直存在小、散、弱的状况。”浙江驻马尔康市工作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藏香源自古老的象雄文明,被誉为“藏域三宝”之一,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其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持续推动马尔康市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自2021年对口支援以来,平阳充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集中授牌一批“援建车间”,明确传承人才帮带培养、城乡居民就近就业、非遗文化展示阵地等多项功能定位,通过传承培育、产才融合,实现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
以藏香非遗工坊为示范,越来越多非遗工坊在对口支援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成立。包括唐卡制作、藏绣在内的各类非遗工坊,发挥着吸纳弱劳动能力人口就业的功能,帮助人们在家门口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双手走上增收之路。(平阳融媒记者 蔡玲珑 记者 金瑞雅)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