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葛佳宁
今年年初,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激烈讨论,路桥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完成了对2024年度重点部门与重点项目的预算审查。这次监督审查背后,凝聚的是路桥人大对守护人民“钱袋子”的承诺与坚守。
近年来,路桥以重点部门(项目)预算监督为切口,探索人大“预算之治”的新模式新机制。通过发挥人大、财政、审计、第三方机构等多方合力推动部门提高预算绩效,路桥人大实现人大预算监督从程序性向实质性监督的跃迁。
创新评估机制 降低监督门槛
部门预算监督是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2021年2月3日,路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台州市路桥区重点部门(项目)预算审查监督办法》,从筛选重点监督对象和建立事前评估机制两方面,作出预算审查监督的创新模式。
为解决预算审查监督能力有限,无法实现对部门预算监督全覆盖的问题,路桥人大精准筛选监督对象,聚焦重点。同时,涉及面广、范围大、专业性强的问题,路桥人大创新事前评估机制,由财政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对重点项目开展事前评估,并出具绩效评估报告向全体代表公开,报告突出问题导向,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大大降低了代表参与预算监督的专业门槛。
“部门预算监督,项目多且杂,有些更具行业深度,代表履职较难。”连续多年参与相关工作的人大代表吴茂东深有感触,“现在评估报告简单易懂,人人都能看明白,履职监督更加有的放矢。”
部门预算监督面向代表和群众降低参与门槛,在监督全过程中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预算监督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
本届以来,共对20个部门(单位)、18个项目预算开展事前审查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18份,调整预算项目共10个,调整金额总计5496.1万元。
落实监督结果 强化民生实效
两年前,路桥区公共自行车遭受共享单车冲击。如何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行之路,成为路桥区人大常委会关注的民生话题。为此,路桥区人大常委会将目光投向了路桥区公共自行车项目。
据路桥区财政局财政监督与采监科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建设两期,运营时间已有十多年。事前第三方评估测算后发现,该项目存在单车综合成本高、单车次成本高的问题,且受益人群仅占全区常住人口比例4%。
“公共自行车仍有一些老人刷卡使用,切不可停运。”人代会上,这个项目引起了代表的激烈讨论。不少代表提出监管不到位、国有运营公司亏损严重、社会效益不高、可由共享单车替代等问题,集中建议优化相关政策,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放大社会效益。
针对该问题,路桥区人大财经委开展专题调研,并邀请相关部门和运营主体进行座谈交流,推动路桥区公共自行车三期项目调整运营模式,优化网点布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受益人群比重,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一如公共自行车项目,从事前评估到事后审计,每个重点项目监督时间跨度长达两年。路桥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对监督成果进行总结提炼。2022年以来,路桥人大共推动区级层面政策机制优化4项,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企业等市场主体的满意度。
数字赋能监督 透明民主监督
“如果说曾经的部门预算监督是以听报告为主,未能与相关部门完成数据贯通,无法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开展预算监督,那么现在,监督方式有了质的飞跃。”路桥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负责人说。
2022年10月,路桥区做实做深特色场景,上线使用“部门履职人大e督评”应用。去年8月,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履职e督评工作方案》,标志着e督评正式进入台州全市推广阶段。
眼下打开“数字驾驶舱”,系统打破了人大与政府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从数据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方面进行深化突破,推动人大预算监督能力整体升维。
“我们在移动端增添了这个数字化场景,让代表们随时随地都能参与监督,履职更即时。”路桥人大工作研究室负责人介绍,通过移动端向代表、群众直观展示监督数据——在“数字驾驶舱”中即可概览24个部门的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券的执行情况,掌握编制、绩效情况,以及涉及的审计整改问题和整改情况。由此加强数据治理,在各环节征集意见,充分提高民主透明度与参与便利性。
目前,该区针对部门预算执行等履职数据共征集代表、群众意见建议700余条。
通过流程再造、体系重塑、线上+线下相结合评议,路桥有效增强了评议监督的刚性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