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龙召开旧村改造会议。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在台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作风过硬、素质优良,曾在军营里度过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退伍不褪色,立足家乡热土,活跃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发挥“领航人”和“领头雁”作用,被乡亲们亲切称呼为“兵支书”。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台传媒推出“戎耀台州·优秀‘兵支书’”,讲述优秀“兵支书”故事,深化“戎耀台州”品牌,在全社会营造尊崇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台传媒记者郭天宇 实习生王艺晓
最近几天,椒江区前所街道前所村迎来各路国内知名设计团队,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设计团队受邀前来,为旧村改造出谋划策。
“召集一下村民代表,先听听他们有什么需求。”在前所村党群服务中心,前所村党委书记李贺龙忙碌地安排着各项村务工作,声音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
从军4年,“负责任、敢担当”六个字,深深根植在李贺龙心中。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新战场”,这位硬汉书记研究起了治村“新兵法”。
打响改头换貌“第一枪”
“汽车跳,前所到。”“前所前所,遍地厕所。”回忆起老百姓给“旧前所”编的顺口溜,李贺龙忍俊不禁。
不过,在1995年,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李贺龙,一点也笑不出来。
“当时我在想,农村如何发展?第一步必须是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李贺龙说。
好比当兵,站军姿、练方阵是第一步,精神面貌决定着下一步的发展。
尘土飞扬的土路经过道路硬化平坦整洁;路灯亮化照亮乡村的夜晚;家家户户安装上抽水马桶……从基础设施做起,一件件民生实事扎实落地。
近年来,通过微改精提、创建文明村、小城镇综合整治等工作,村容村貌一年胜一年的大变样,极大地提升了前所村的整体环境。
“我认为,只有先把村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才能进一步提升村民整体素质,村庄才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李贺龙说。
结合本村特点强经济
1987年,部队转业后的李贺龙选择了经商,开饭馆、做水产,商海急流锻炼出他敏锐的商业嗅觉。
过去,村民吃的是大锅饭,靠抓阄分配工作,码头装卸、采石场、罐头厂等传统产业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落后。
李贺龙暗下决心,要发掘本村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壮大产业让村民富起来。
“当时几乎没有年轻人出村工作,都守着低效益的传统集体经济,我要找到富起来的路子。”李贺龙说。
凭着军人敢闯敢拼、克难攻坚的作风,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改建村里的农贸市场、车站,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2014年,椒江二桥通车,李贺龙再一次敏锐地捕捉到了发展的契机。他带领工作团队大力推进集体产业、出租房产,前所村集体经济又一次得到了质的飞跃。2020年,前所村集体经济收入1700万元,相较于20年前翻了5倍。
“文化村”有未来
广场舞、书法、越剧、篮球、腰鼓……现如今,前所村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村。
“村民精神富足了,社会矛盾就大大减少了。”李贺龙说,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的发展也尤为重要。
近几年,李贺龙正带领村“两委”干部不断调整着村庄发展规划,为前所村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
台州科学研学基地就是前所村联手中科院共同打造的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占地165亩,采用“一中心多片区”布局,可同时接待1200名学生开展拓展训练。
“在研学基地,可以学工、学农、学军、学科技,理论结合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李贺龙说。
2023年,该基地为村集体创收超937万元,也为前所村今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接下来,前所村将深入挖掘海防古城这一特色文化,建设公园、绿道,修复古城墙,将生态发展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形成本地特色的“海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