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服务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群众办事,坚持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改革政策落地基层、深入群众,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易办”转变,持续擦亮“经心办”政务服务金字招牌。发挥数据赋能关键支撑,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极致办事体验。
一是智慧政务“云上办”。率先完成“苏服办”淮安经开区旗舰店鸿蒙端适配改造工作,积极探索“淮上通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推动各级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应用“苏服码”“苏服办”,为企业群众“掌上办”“网上办”提供更多便利。
二是数据共享“免证办”。稳步推进“无证明区”建设,上线45项个人和企业常用的电子证明,办事更便捷;在区和街办两级拓展435类数据免提交应用场景,2024年“超管”窗口累计为企业群众调取各类证照信息891件,线上线下共调取各类证照信息超百万次;义务教育入学、新生儿出生等5个“一件事”实现零材料、零跑动办理,打造无感办事新体验。
三是AI服务“边说边办”。在淮安市上线全国首个“一件事”边说边办政务模型“AI小安”后,淮安经开区积极响应数字化变革,打造淮安首个“一件事”边说边办线下体验区,并依托“AI小安”政务大模型颁发全市首张“个转企”营业执照。
四是便民事项“就近办”。着力优化三级政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化“区街通办”机制改革,进一步建设政务服务受理网点,让政务服务事权下放、服务下沉;率先完成淮安首批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试点工作任务,实现全区6个街办及首批8个村居全覆盖,累计办件2787件,并为全市梳理出17个可共享电子证照,共计可减少76份材料提交,在方便企业群众办事的同时,也减轻了基层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