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住建局落实审计整改,着力破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使用慢问题,修订印发了《关于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建立优化维修资金快速审批、应急使用机制,提升业主满意度。
2024年3月至6月,市审计局在全市物业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市本级维修资金存在申请使用程序繁琐、难以及时响应应急维修需求等问题。通过调取维修资金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发现,截至2024年2月,淮安市共有汇丰广场等66个小区,涉及电梯、屋面维修等405个项目申请使用维修资金,但根据原有维修资金使用流程,住建部门现场勘察结束后,需要由小区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进行表决,而大部分项目难以达到表决条件,导致维修项目久拖不决,最早申请的项目拖延近18个月。对此,审计建议优化维修资金应急申请使用流程,建立分类管理机制,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公开项目进展、审批状态,全方位化解维修资金“使用难、使用慢”症结。
市住建局高度重视审计建议,经广泛征求意见后,2025年1月修订印发《关于加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就维修资金应急使用范围、使用情形认定方式、使用申请人、使用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为迅速有效处理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严重影响业主生活的电梯故障、消防设施损坏、供水设备、排水设施损坏等应急维修事项明确了操作路径。
《意见》要求,维修资金管理机构应在1天内完成审核,应急维修申请人可以在项目公示期间同步开展应急维修工作。30万元以下应急维修项目,以及单一电梯更新、二次供水水泵运行中断、专用排水设施功能障碍等应急维修工程,可以自行确定实施单位。应急维修申请人可在项目完工后补交维修合同、发票、验收报告等项目资料。维修资金管理机构应将资金使用情况公示不少于15日,接受业主和相关部门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