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来办事,想临时歇歇脚、喝口水都不知道去哪,现在好了,‘街坊公舍’随处可见,方便多了。”1月5日,笔者走进洪泽湖东路上的一间“街坊公舍”,正在使用免费饮水机接热水的市民汤化化笑着说。
这间“街坊公舍”外观设计新颖别致,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内部设施齐全,尤其是带着浓浓人情味的“小设施”凸显了人文关怀。多功能LED显示屏实时显示环境温度、湿度等数据;以暖色调为主的第三卫生间为特殊人群提供更便利的如厕空间;宽敞整洁的公舍书屋方便市民休闲歇脚……
笔者了解到,“街坊公舍”正是宿迁在新一轮公厕建设规划中所打造的第三代智慧公厕,对公厕便民功能进行了拓展和完善,有效解决了市民出行“如厕难”问题。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此前,市区公厕数量确实不少,但还存在着某些地段数量偏少、公厕建设标准不一、女性上厕所排长队、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上厕所困难、特殊时段厕所供应不足等问题。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宿迁始终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加快完善服务设施体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各项工作,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生活需求。
截至目前,宿迁中心城区共建有环卫公厕、旅游公厕、附属公厕、联盟公厕等城市公厕910座。通过充分利用公厕阵地,宿迁实施“公厕+书香”“公厕+党建”“公厕+公益”等行动,创新拓展公厕内涵功能,主城区每平方公里公厕平均密度达4.35座,其中11座公厕被评为全国“最美公厕”、入选国家公厕示范案例。
在此基础上,为切实加强公厕长效管理,常态化保持公厕内外环境整洁、功能完好,宿迁制定《宿迁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23年3月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公厕的规划与建设标准,建立了多项工作机制以缓解公厕数量不足问题,更加注重公厕的便民服务功能,切实解决“找厕难”“如厕难”问题,让市民出行不再束手无“厕”。
《办法》提出,新建、改建的环卫公厕应当达到城市二类公厕设计标准,设置第三卫生间、工具间和管理间;“街坊公舍”应当达到城市一类公厕设计标准,并视条件和实际需要增设Wi-Fi、充电设备、自动饮料售卖机、自动擦鞋机、空调、休息椅、雨伞收集器、母婴室、血压计等功能服务设施;新建、改建及附属配建的环卫公厕、旅游公厕,男女厕位的比例应当达到二比三,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应当达到一比二。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汽车出行成为交通常态,城市“停车难”也成为群众出行的一大“痛点”。
“以前周末开车出行,抵达目的地后想要停车,可谓是‘一位难求’。”市民王先生说,现在“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不仅有很多单位的停车场开放使用,还新建了不少停车场,停车越来越方便了。
宿迁坚持问题导向,把市区停车便利化和停车“一网统管”扩容工程纳入2023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从公共停车位的“整、改、建”着手,优化城市停车秩序,持续推进停车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改善“停车难”问题,努力让驾车出行的群众停车更便捷。
要解决“停车难”问题,增加停车位供给是重要途径。据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增加配建、扩大共享、利用待开发地块、优化道路泊位等措施,宿迁去年新增公共停车位4009个,宿迁市中医院停车场、新盛街停车场等14个停车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除了盘活闲置用地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宿迁稳步推进停车“一网统管”扩容工程,有效管理停车信息。针对公共停车信息分散的现状,2023年以来,我市先后将宿豫区顺河集行宫遗址公园、宿豫区书香园等46处停车场的管理系统接入“宿迁好停车”智慧停车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推动各类主体停车设施联网运行。“宿迁好停车”智慧停车系统平台主要包括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及公众服务平台。截至目前,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已实时动态管理全市162条收费路段、135个封闭停车场共计3万余个公共停车位,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停车服务。
此外,为了提升车辆缴费和通行效率,宿迁依托不停车缴费技术,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市便民方舟、市区宝龙城市广场等12处公共停车场引入高速公路ETC无感支付系统,选取15个道路节点,安装45套ETC信号发射接收设备,在市区建成3个圈层电子围栏,全面实现道路停车无感支付。
如厕更加舒心,停车更加省心。如今,宿迁市民出行体验感满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马凌峰 胡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