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牌坊乡是全国三大杭椒生产基地之一,近期“合肥产”杭椒将迎来上市高峰期。
4月10日,记者从合肥供电公司获悉,目前肥东引入了全电驱动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来保障地产杭椒的生产,除了走上市民餐桌外,未来还计划远销至北京、上海、武汉等地。
农业物联网提升种植“含科量”
四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
4月10日,在肥东县牌坊乡肥东荣建杭椒蔬菜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里,翠绿的春菜苗从泥土中探出新芽,顺藤向上攀爬,农户们穿梭其中进行人工授粉、修剪枝条等作业,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牌坊乡是全国三大杭椒生产基地之一,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科技含量高,是目前合肥新型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
合作社内的每个温室大棚内,均悬挂着一块液晶屏,清晰显示着棚内实时温度、湿度、土壤营养成分、光照量等数据,降温风机、遮阳棚、灌溉水泵等设备运行情况也“一目了然”。
种植杭椒是门技术活,为创造出杭椒生长最适宜的18至28摄氏度温、湿度,全电驱动的农业物联网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户在控制室内就能远程控制大棚浇灌、施肥、排风等功能运作,维持恒定温、湿度。
“最近越来越热了,每天接近中午的时候,按动控制键,大棚顶部就会自动打开进行通风,超过30摄氏度情况下还会进行遮阳。下个月辣椒成熟后,每天采摘的产品将及时入冷库保存。”肥东荣建杭椒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虎介绍,生产全环节都离不开电力保障,目前月均用电量约2万度。相较传统种植方式,新型农业生产不仅节约了人工和水肥,果蔬品质也更佳。
免费为农户大棚进行电力“增容”
张虎表示,今年他们种植了杭椒、西瓜、西葫芦等果蔬2000多亩,其中的“明星产品”杭椒占总种植面积9成以上,春季杭椒自3月中旬起栽种、4月20日左右陆续上市。
“牌坊乡的杭椒,除了供应合肥人外,还将远销至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
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电平稳,肥东县供电公司众兴中心供电所安排专人来到合作社,了解农户用电需求,对变压器、线路,棚内电气设备进行“地毯式”检查,同步更换绝缘老化线路。
近期,该供电所24小时专人轮值,辖区农户遇到任何用电问题,台区客户经理随叫随到提供服务。
近年来,随着牌坊乡新型农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全乡用电量稳步增长。
“今年,牌坊乡及周边地区计划扩建2000多亩农业大棚,我们提前对接开展电力增容准备工作,将准时把可靠电送至每个合作社‘门口’,农户无需掏一分钱。”台区客户经理蔡传敏说,此外乡镇供电所内开辟“绿色通道”,一站式为农户办理新装等业务。
肥东县是农业大县,拥有耕地面积超7万平方米。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先后建成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个。配合政府发展规划,肥东县供电公司自2023年以来投资1300余万元进行农网升级改造,当地农业合作社、产业园的户均配变容量由2020年的50千伏安,提升至目前的120千伏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电更充足。
新电力护航下,肥东农业生产进入新发展阶段,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以肥东荣建杭椒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该社拥有辣椒种植户超300户,年产值超亿元。农户们实现家门口就近上班,家庭平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吴奇 李岩 陈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