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文化热点

屈原为何成为端午的纪念对象?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又到端午佳节,屈原再次成为热门话题。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从屈原留下的文字以及他的言行看,他是一个很有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的人,也正是因为此,魏晋时期的嵇康、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陆游等人,都受他的影响很深。直到现在,人们也会时常怀念他。

  在历史上,在端午这一天纪念的人物也不只是屈原,还有曹娥、陈临、伍子胥等等。那么,为何“纪念屈原”成为多数人的最终选择,并渐渐成长为这个节日最强大的精神内核呢?

  对此,学者闻一多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人民愿意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

  毋庸置疑,屈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其行其文,都表现出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他还有浓烈的民本思想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爱国情怀让他在庙堂与江湖之间取得普遍的共鸣;民本思想让他成为各朝各代亿万人民的体己者;不屈服于当时的黑暗,崇高的理想主义,则给予人们脱离庸常生活的勇气。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的人格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世人齐心协力,保家卫国、抵御外侮,鞭策世人要长存勇气和担当。而在漫长的历史中,每当民族存亡关头,或人们身处低谷之际,总会想到屈原,从他那里获得重生的力量。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多难,忧国忧民,他在诗中写道:“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如果要追攀屈原、宋玉,应当具有和他们并驾齐驱的精神和才力,否则就会堕入齐、梁时期那种浮艳的后尘。他看重的不光是屈原的文,更是屈原的精神。

  南宋时期,君主软弱昏庸,面对偏安一隅的局面,主战派陆游心情抑郁,以屈原的精神慰藉自己的心灵。“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他甚至在《金错刀行》中呐喊:“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南宋词人刘克庄在《屈原》一诗中说:“不能抱祭器,聊复著离骚。”以屈原精神来勉励自己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即使不能如殷纣贤臣之弃恶向善,那也坚决不投降,就用文字来寄托个人的幽怨吧。

  1276年,文天祥奉命出使与元议和,竟遭扣留,要被押解至元大都。北行至镇江,文天祥逃脱,但不久,谣言四起,说文天祥是元朝派来劝降的。这一年五月初五端午,他奋笔写下《端午即事》,剖明心志:“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说,我想要追寻你(灵均为屈原的字),从你那里寻获慰藉,可惜三湘远隔千里之外。

  而在近现代,面对外国势力的坚船利炮,屈原精神更是被频频提起。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纷纷指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4年,高佩琅写出六幕话剧《屈原》,1942年郭沫若更是创作了一部优秀的历史剧《屈原》,通过屈原这个形象旗帜鲜明地反对卖国投降行径,提振了民族自信,凝聚了抗日力量,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屈原的坚贞、执着和矢志不移的品德,千百年来激荡着人们的心弦,早已内化为所有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将端午这个节日“转让给屈原”,是人民意志的选择,显示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屈原的爱国情操、人格精神的高度认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9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