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也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江苏多个博物馆以丰富的藏品和多样的展览,讲述千年大运河与沿线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风貌。今天,我们走进这些博物馆,感受运河江苏段的悠长文脉和当代传承。
运河两岸,这些博物馆讲述运河文化
大运河从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座城市穿流而行,沿线有多家博物馆以运河为名,讲述运河的江苏故事。
位于扬州三湾风景区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6月建成开放以来,已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在今年第一季度热门博物馆榜单上,位居江苏博物馆首位。馆藏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全方位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博物馆。
扬州大运河盐商文化展示馆,是对汪鲁门宅进行修缮改造而建成。汪鲁门是扬州最后一批有影响力的盐商之一,汪鲁门宅也见证了两淮盐业的发展与繁荣。在展示馆内,游客可了解盐商大宅的建筑史、扬州盐商兴衰的传奇。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则讲述着这座城市与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之间的渊源。
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全面展现了大运河苏州段水道演变、古城水系,还重点介绍了苏州城内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虎丘云岩寺塔、盘门水陆城墙、宝带桥、山塘历史文化街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等7处历史文化遗产。
常州的大运河记忆馆,反映常州运河两岸风土人情,生动再现数千年来大运河与常州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亲密关系。
淮安处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为水陆要冲;淮安河下古镇,也是大运河畔的盐商重镇,明清时期,朝廷在淮安设立漕运总督公署。在中国古代水运史上,淮安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淮安运河博物馆下辖清江浦记忆馆、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陈(瑄)潘(季驯)二公祠及周信芳故居陈列馆,呈现了地方戏曲、地方名人、河道治理的运河往事。
位于淮安区漕运广场的中国漕运博物馆,集中陈列了古代漕运工具及附属遗留物品,展示了中国漕运的恢宏历史和灿烂文化。馆内还展示了曾担任漕运总督及其他官员的唐代副宰相刘宴、宋代范仲淹、明代史可法等的信函、书札,以及历代有关漕粮流通的记录、证券、量具等。
这些文物,展现运河沿线深厚历史内涵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大运河遗产。
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每个展览都能感受到“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史诗般重现运河的历史沧桑;“运河上的舟楫”,引领你仿佛乘船穿越时空隧道;“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如同置身于烟火气浓郁的运河小镇生活中。数字化展览、传统戏曲表演,让游客可与古人“共赏”悠悠运河景,沉浸式感受运河的前世今生。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近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推出“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展示新时代特别是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大运河的考古成果。
隋炀帝萧后钿钗礼冠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是当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礼冠。据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典藏征集部工作人员张弛介绍,该冠于2013年在扬州曹庄隋炀帝墓被发现时已糟朽不堪,经文物专家复原,呈现出了原本的面貌,该冠采用金、铜等10种材料,经过锤揲、焊接、掐丝等12类工艺加工而成。此次展览还将冠饰上的部分原件与复原件同时对比展出。
近日,中国漕运博物馆首次展出该馆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双兽耳盖罐,纹饰为元青花典型的多层装饰风格,达12层,主体纹饰为缠枝牡丹纹,辅以菊、莲、卷草纹。在该馆淮安厅的一个橱窗内,还陈列着上万块瓷片,出自河下古镇的一处明代龙泉窑遗址中,为官窑御制进献皇家使用。“不论是江苏不多见的元青花,还是大量龙泉窑瓷片,都与淮安的漕运枢纽地位密不可分,反映了当时淮安地区活跃的商品流通。”中国漕运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大运河流经邳州,带来了繁荣的贸易交流。邳州博物馆馆长程卫告诉记者,馆内的藏品包括宋三彩中的精品狮子三彩陶灯、呈现出北方粗犷风格的宋磁州窑四系瓷瓶,以及大量明清以来色彩斑斓的瓷器,都是在大运河边发现的,表明了邳州地区在商贸往来之中的重要地位。
传承中创新,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
在运河沿线的主题博物馆中,不仅珍藏着许多有关运河的文化记忆,还可见运河文化如何在传承中焕新,感受到大运河文化的生生不息。
明清,因运河而繁荣富裕的淮安、扬州,吸引来自各地的烹饪高手汇集,他们集南北美食之长,各显神通,逐渐形成清淡、鲜美、精致的淮扬菜系,被誉为“东南第一佳味”。扬州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淮安的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都生动展示着淮扬菜文化发展与创新历程。
中国淮扬菜博物馆还原了清代的“满汉席”。“满汉席”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菜谱载于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第一分头号五簋碗十件:燕窝鸡丝汤、海参汇猪筋……第二分二号五簋碗十件:鲫鱼舌汇熊掌、米糟猩唇猪脑……”据该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宴席分5个等级,108道菜点,600多款备用遴选菜品。后期扬州烹饪界专家、学者对清初扬州的“满汉席”进行了整体设计,精选了36道菜,形成了“精呈席”,淮扬菜博物馆所展示的就是这36道菜点。
苏州的苏和盛珍珠博物馆,比邻苏杭古运河,与著名风景区“寒山寺”隔河相望。太湖淡水珍珠声名远播,已有6000年历史。清代,慈禧喜爱珍珠,曾赞誉“东珠不如南珠,南珠不如太湖珍珠”,上万颗上品的太湖珍珠通过大运河送达北京。1886年,苏州人张和盛创办苏和盛堂,人工培育的太湖珍珠被慈禧册封为“五品御珠”,专供朝廷使用。2010年,在“苏和盛堂”老铺原址附近兴建了苏和盛珍珠博物馆,讲述太湖珍珠的历史与发展。该馆镇馆之宝为“一团和气”珍珠弥勒佛,重2.5吨,由12位工匠耗时108天手工制作而成,用珍珠50多万颗。
在无锡博物院,收藏有近现代画家朱梦华的《梁溪揽胜图卷》,描绘了抗战前无锡古运河沿岸风光,图中风景秀美,帆樯林立。1993年,无锡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红育等人制作完成发绣作品《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卷》,以清末民初古运河两岸风土人情为题材,再现了无锡的繁荣景象,连贯地展示了“黄埠墩龙舟竞渡”“三里桥米市”等近20个景观,上千个人物前呼后拥,气势恢宏。无锡青年画家王梦晗,近几年创作了《新时代下的锡城古运河》,运河两岸风光无限,江南文脉在赓续绵延中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