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美国四处挥舞“关税大棒”,外贸企业正在积极主动应变,寻求新商机、拓展新市场
安徽外贸企业坚定闯荡国际市场的底气和信心,这份底气和信心来自外贸伙伴的多元化、产业不断提升的含“新”量,也来自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近日,在安徽信诺家具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内,机械臂正为一批实木家具加装防潮包装。这批家具将“落户”德国人家。
“这是我们今年出口欧洲的第8批订单。”该公司物流经理郑甜瑶介绍,“针对欧洲市场对环保家具的需求,我们研发出可循环包装材料,目前订单已排至6月份,预计今年出口额将突破2.5亿元。”
当前,面对美国四处挥舞“关税大棒”,外贸企业正在积极主动应变,寻求新商机、拓展新市场。而这家家具企业订单饱满的背后,也体现出安徽外贸企业闯荡国际市场的底气和信心。
这份信心来自外贸伙伴的多元化、产业不断提升的含“新”量,也来自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多元化构筑多极支撑
4月3日,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题展开幕式在泰国曼谷举办,泰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安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企业以及各国参展商代表齐聚一堂。
2025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近年来,中泰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经贸往来日益活跃。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泰国再次成为安徽省在东盟成员国中最大贸易国,安徽对泰国进出口41.9亿元,同比增长31.6%。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占有率。2024年我们对泰国出口焊接机器人等设备1200余万元,而上年同期出口仅20余万元,泰国已经成为我们重要对外出口市场,占比近七成。”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阻点焊成套设备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的现代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汪芳钰介绍。
安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也在不断增多。前2个月,安徽省对东盟进出口总值166.6亿元,同比增长22.8%。
安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分散了美国加征关税压力。
合肥海关的数据显示,安徽省对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份额已从2021年的16%,降至2024年的13%。而欧盟已经连续25个月成为安徽省第一大贸易伙伴。
“开春以来,公司的出口量逐渐增多,最近又接到来自法国2万件高端定制服装的订单,各生产线都加足马力与时间赛跑。”绫俪时装有限公司关务朱丽敏说,以前中国服装厂出口主要是做代工,随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业务模式逐步从OEM(代工)向ODM(代设计)和OBM(品牌营销)转变,该公司ODM和OBM的比重已经上升至约70%,目前拥有3个自主品牌,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
市场多元化是应对关税壁垒的有效措施。合肥海关数据显示,前2个月,安徽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39.9亿元,同比增长15.6%,已连续4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60.5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安徽省进出口总值的53.7%。
“到更具挑战性市场去”
在进出口贸易中,产品质量始终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外贸企业持续加大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大科技含量、做优做强品牌以及绿色环保等方面下更大功夫,以不断提升的含“新”量、含“绿”量、含“数”量打造竞争新优势。
前不久,奇瑞集团发布销量快报,继续领跑中国汽车“出海”。3月份,奇瑞集团出口汽车86414辆,占当月销量40.2%。一季度,累计出口汽车255465辆,继续保持月度、季度中国车企出口第一,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销往海外。
3月29日,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表示,奇瑞积极用中国技术解决方案,用技术创新开路,到更高标准、更具挑战性的市场去。
迭代升级的“安徽制造”,正向广大贸易伙伴提供更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产品。
作为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抓住转型风口,坚持国内、国际“两条腿”走路,公司海外业务快速拓展至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西班牙等20多个国家。
“新型储能市场空间广阔,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瞄准风光储氢充融合发展这一新领域,加快核心技术科研攻关,与所在国合作伙伴共同开拓新市场,实现互利互赢。”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核心技术优势和国内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海外业务进展顺利。
在复杂且不确定性的外贸环境下,产业优势仍然是重要的“稳定锚”。去年以来,安徽扎实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稳步向好。截至去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4056家,居全国第6位,同比净增1345家。
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体系,安徽外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巩固。从前2个月数据看,安徽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较好,其中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31.9亿元,同比增长98.8%。
“有序进行海外布局”
源潭小刷子,闯出大市场。近年来,在潜山市源潭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助力家乡的刷子卖往全球各个角落。
“去年,在直播时我们接触到一个越南的客户,他一下子提出需要9000万支缝隙刷。”安徽省筱乐刷业有限公司黄雪玲告诉记者,这笔海外订单的金额超1亿元,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在政府、当地产业园、银行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解决了资金难题,扩大了生产线,目前日产20万支刷子,正稳步推进第一批交付。”
近年来,安徽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优化跨境贸易结算,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以“一揽子”金融措施助力企业“出海”。
安徽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作用,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支持横向组团、纵向共链、金融赋能,引导汽车、光伏、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有序进行海外布局,推动企业“抱团出海”,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今年,我们从培育外贸新动能、支持外贸优进优出、帮助企业降本提效、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多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比如,进一步扩大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享惠范围、推进进口汽车‘两证合一’改革、支持安徽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等,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助力更多皖企更好走出去。”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年初安徽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举措》明确,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深入推进“徽动全球”出海行动,组织参加重点展会50场左右,组织5000家次以上企业赴境外开拓市场。对上年度进出口6500万美元以上或安徽出口品牌企业的国际产品认证费给予70%、最高300万元支持。对上年度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实行出口信用险基本风险统保,给予保费全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