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液
基于磁流变技术研发的系列产品
主动悬架振动测试台
在科大硅谷片区,有一支从高校实验室走出来的团队——中科擎邦,他们研发出在常温下可以瞬间变换形态的磁流变液,并以此解决车辆、路桥等结构设备的振动问题。此外,依靠磁流变技术,该团队的研发成果有望解决磁悬浮列车横向减振这一重大难题。
瞬间变化的“魔法液体”
5月27日,记者来到中科擎邦的展厅内,郭翔拿出一个烧杯,里面装了小半杯的黑色液体。晃动烧杯,黑色液体随之流动。就在液体快到流出杯口之时,他掏出一块磁铁,紧贴杯身,黑色液体瞬间变成固态,“长”出一根根小刺,蔓延杯壁。
“这是磁流变液,是我们最基础的核心研发。”郭翔是中科擎邦的市场总监,他告诉记者,磁流变液可用于制备阻尼器、抛光、软外骨骼、触觉设备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精密制造和医疗康复等领域。
他们向市场推广的磁流变阻尼器、新型磁流变汽车悬架、高铁悬架系统等产品,就是围绕磁流变技术进行研发,提出海洋船舶、路桥、医疗等领域运载工具和结构设备的振动解决方案。
什么是磁流变技术?郭翔介绍,这项技术就是以磁流变液为基础,利用其在磁场作用下能够由液态向固态,由柔软向坚硬,根据其连续、快速、可逆变化的特性,可以设计出系列智能执行器件,如变刚度变阻尼支座、变扭矩离合器等。
磁流变技术的优势在哪里?郭翔举例,比如在传统车辆常使用液压油来起到抗振减压的作用,而磁流变液则可以让车辆在刹车、撞击时更加平稳,车辆舒适性更好。
立足安徽省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链集群的目标,中科擎邦目前已成功研制出新型汽车、高铁用智能减振系统和机器人高性能驱动关节模组及外骨骼,推动了高性能磁流变阻尼器等相关器件在国内市场的落地商用。
有望解决磁悬浮列车横向减振难题
目前,中科擎邦在合肥、萧县等地拥有约7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已建成满足商用需求的新型磁流变液产线,可以实现单人每天生产100L磁流变液的产能。同时建成年产量8万支的磁流变阻尼器产线,并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扩产至年产量50万支。
而这些布局,距离中科擎邦成立才一年。
“虽然我们成立晚,但在技术方面已经深耕了20余年。”郭翔告诉记者,公司的创始人都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去年,借助中国科大赋权改革的东风,创始人们将磁流变技术从高校实验室中“搬出来”,在科大硅谷片区成立企业,落地转化科技成果。
得益于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的支持,去年12月,中科擎邦完成了2000余万元的天使轮融资;今年1月,被评为“科大硅谷高层次人才团队”,获得了相关项目的资金奖励,为团队加大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磁流变液和磁流变技术属于新材料、新技术,常被应用于车辆的减振系统。之前国内的厂商长期依赖进口,还没有成熟的供货商。”郭翔表示,安徽正在建设万亿级汽车产业链集群,这让他们的新技术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在广泛的市场蓝海面前,中科擎邦的产品实力也得到了验证。经过大量测试,他们所研发的新产品相比于当前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可以进一步提升28%的减振效果,且成本降低约50%。
眼下,中科擎邦正与中国中车进行项目合作,有望解决磁悬浮列车横向减振这一业内难题。
“我们团队使用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和磁流变阻尼器,实现了变刚度变阻尼的新型高铁转向架系统,可以很好地规避车辆横向共振,极大提高列车的高速稳定性和弯道通过性,大幅降低铁路机车运维成本。”郭翔介绍。
此外,他们还将磁流变技术运用到了医疗领域,研发出脑卒中患者康复医疗器械,目前投入临床试验1年多,便携式设备已开发完成,相关产品预计今年年中推入市场,将帮助瘫痪患者有效重建运动能力。
记者 刘小容 文 刘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