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监督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合肥纪委监委强化对派驻机构的指导,精准监督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减负”强服务
“这笔资金缓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为我们这样的中小微企业开辟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新路。”随着一笔资金的到账,3月27日,安徽先驱科技服务有限公负责人束庆游终于放下心来。
今年年初,该公司因现借款订单量较大,急需垫付资金,便向银行申请授信。由于该公司开设了公积金账户,并连续五年足额缴存,账户余额41万元,银行便据此核定了400万元综合授信,其中200万元专项依托公积金信用贷发放,适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2024年,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积金信用贷”首批“政银企”合作银行集中签约,符合条件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目前已与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7家银行签约,共为105家企业发放公积金信用贷4.31亿元。
“从实际工作来看,企业缴存人数、缴存基数、连续缴存时间等情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连续足额缴纳公积金的企业一般经营状况良好,因此,可以将企业公积金缴存情况作为企业增信融资的评价标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洪梅表示,“公积金信用贷”是在当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況下,对企业融资增信的一种尝试性探索与创新,也可助力合肥信用体系建设。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萧婷在合肥工作,曾缴公积金于黑龙江。3月上旬,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咨询合肥公积金中心能否两地一并提出。但担心手续繁琐,已经做好了请假前往黑龙江办理手续的准备。
“来了之后才知道,现在中心开通了‘跨省通办’业务,可以直接帮助我联系上了黑龙江那边的公积金中心办理,不用我再跑一趟。”萧婷说。通过“跨省通办”平台发起相关明细申,萧婷很快便办理了手续,节省了萧婷往返黑龙江的时间和成本,她十分满意。
“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出台更多更好的住房公积金惠企利民政策。”洪梅表示,将加速推进“商转公”业务实施进程,推进灵活就业人员使用全国统一住房公积金缴存协议,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同时,不断完善异地业务协同办理机制,实现更多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持续推动服务优化,促进业务提档升级。
“增效”促发展
今年三月,合肥名筑花园小区电梯更新项目招标顺利完成评审。该项目通过引入“青天大模型”AI类人评审专家,实现效率与公正的双重突破,开创了全国首个采用AI类人评审进行招标的先河。
据了解,项目评标过程中,由“青天大模型”AI类人评审专家与5名专家共同组成“人机协同”评审组,首先由AI类人评审专家完成全流程评审,生成评分报告,随后经人工核验,5名专家全票采纳AI结论。
“AI引入应用后,速度更快的同时,更能保障公正性,规避了评标委员会的偏好偏差。”作为首批应用的企业方,安徽中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陈志刚如此说道。
以“人工智能+”赋能,实现评标智能化升级。为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的要求,更好助力企业发展,合肥市减免政府性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推广电子保函(保险),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通过积极探索保区电子化运用,去年5月,上线了全市统一电子保函平台,实现投标、履约、质量、预付款、农民工工资五大类电子保函‘一站式’在线办理。”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展研究院副科长侯晓丽介绍,2024年共免收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保证金 470亿元,电子保函担保金额17.52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相关政策的知晓度,推动惠民利企举措落地见效,去年以来,市纪委结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推动驻在单位建立健全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用权。”合肥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三级主任科员胡鸿进表示,下一步纪检监察组将持续聚焦为民为企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开展走访调研、驻点办公、专题会商等,推动驻在单位进一步改作风、优服务、建制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许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