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青苗培优”计划、“扶海扬帆”系列行动;大力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耕计划”;“三新”领域探索推进“融合党建”;全面建强“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五色阳光岛”融创党建带、“海上红枫桥”党建等品牌持续擦亮……
高擎党旗,阔步前行。近年来,如东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和保障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积极投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如东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强基固本,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基”和“灵魂”,要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严从实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监督,努力锻造新时代党员队伍先锋力量。
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建立完善“第一议题”全链条闭环落实机制,深化拓展“扶海大学堂”“一线课堂”“云端课堂”“智汇扶海干部月学堂”等载体平台,在深学细悟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推动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各级党组织来领导,靠广大党员干部来推动。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加速度”成长讲坛举办四年,以“一季一主题”的形式,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供学习交流、素质提升、施展抱负的舞台,让“头雁”有为有位。如东县聚焦城市、农村、机关、两新等各领域,系统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耕计划”、链上党建等,真正将党的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如东持续巩固深化“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建设,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及时兑现奖惩,深入挖掘党员干部先进事迹、广泛宣传,让更多基层干部在“比学赶超”中受到鼓舞、提振士气,持续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
围绕中心,激发干事创业“向心力”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这样的“小个专”行业如同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其健康与活力直接关联市场活力和社会和谐稳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市监职能、强化党建引领,开启红心向党、温心服务、暖心助企三项朝阳行动,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党建聚“链”成势,产业攀高向“新”。如东坚持把组织建在“链”上,队伍聚在“链”上,服务抓在“链”上,以“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打造“链上”抱团发展的动力引擎。半导体产业链上企业提出需求,由县政府部门通过“接单”方式参与“接力服务”,促进政企高效沟通、产业有效合作、科技协同创新。
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是党委政府的“智囊”和“高参”。如东县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成立如东县中华职业教育社,打造“新e助农”工作品牌,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各类民族主题活动,牢牢把社会各界人士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发展促进党建,同心同向发力,全面展示如东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
互融共进,提高基层治理“凝聚力”
掘港街道野营角村发动党员带头发展羊肚菌种植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周边天星、周店等村农户种植羊肚菌113亩,年产量达到2000公斤。
马塘镇马西村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便民导向,实行“一站式”服务,将网格驿站打造成服务群众365天不打烊“服务站”。
作为中共如东第一支部纪念馆所在地,曹埠镇上漫社区深挖红色精神源泉,总结乡村振兴经验,打造“星火”特色党建品牌,社区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改善、富民增收等各项工作呈现出“燎原之势”。
新店镇新联村通过“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构建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
掘港街道“133”协商议事工作法,栟茶镇“小治南沙、大智栟茶”基层治理品牌,洋口镇“三联融合”典型做法,袁庄镇“同心‘袁’”“半月谈”“满天星”等新举措,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党建“执笔”,巧绘基层治理美丽画卷。如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围绕基层的所需所盼,把资金、项目、服务等有效资源精准投放到基层一线,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网格、社会组织、红色物业等多种途径赋能基层,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推动形成多元共治、协同善治的良好局面,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