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

首页>地方频道>亳州

亳州:“五项机制”为四大产业集群“强筋骨”

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建立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推进全市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皖北重点产业集群(以下简称“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形成市县联动、错位发展格局。

建立高效协同推进机制

根据《通知》,我市将建立“市级统筹、专班推进、部门协同、县区(含开发区)落实”一体推进工作体系。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围绕重点项目每月调度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产业专班的牵头市领导分工负责,每半月召开一次专题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签约落地、规划建设、建成投产、集群规模、延链补链等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分别形成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全市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市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加入新能源产业集群专班工作。

各产业专班要定期与省产业专班全面对接,及时跟踪了解支持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项目信息、政策措施、创新举措等。坚持“专班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调动各方力量,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共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各县区根据产业布局,建立相应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兵团式、阵地战”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手法、步法、打法,做到上下贯通、横向协同、一体推进、整体突破。

建立坚强有力保障机制

《通知》要求,各产业专班要围绕已出台的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方案,按照全市产业空间规划布局和细分赛道,统筹各方力量,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健全土地供求协调保障机制,积极盘活低效用地,科学安排供地时序计划,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与用地指标有机衔接。加快企业培育,扎实推进“扶优育规”工程,实施“大树培育”计划,将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培育成为带动能力强、区域竞争力大、核心技术突出的龙头企业。围绕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全市四大重点产业项目库,在用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对重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相关规定予以支持。

建立招商区域联动机制

根据《通知》,我市将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招商+专班”机制,深度挖掘“双招双引”目标企业、机构、团队、人才等,坚持资源共享,常态化开展重点产业招商活动。打造产业协作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金融、人才、科技成果等对接,提高资源整合协同效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全市四大重点产业项目招引、资源导入。优化产业生态,各产业专班指导帮助各县区加快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优质项目落地。加强品牌建设,构建全市四大重点产业品牌矩阵,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努力构建一批政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引进培育急需紧缺人才,建立全方位支持全市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

建立精准帮扶服务机制

《通知》要求,各产业专班要聚焦用地用能、技术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按年度制定产业政策绩效评估机制,并定期动态调整产业扶持政策。充分运用“周六政企面对面解难题”“周日项目要素会商协同办”等机制收集需要省级、市级协调解决事项,对收集到的困难、问题、诉求,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等深入分析原因,针对性解决问题。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用“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效用;通过扩充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风险补偿资金、贴息等方式,创新政策扶持模式,撬动引领更多社会资金投向重点产业。积极争取省产业发展母基金在我市设立子基金,增加返投比例,提高容错率,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建立定期科学评估机制

《通知》要求,各产业专班要按照“每月调度、季度点评、半年总结、年度考评”方式,细化工作内容、制定工作计划,研究制定指标体系、评估体系。市政府督查考核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建立重点工作督导机制,对各县区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等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市对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市发展改革委每半年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各产业专班、各县区推进产业发展情况。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为全市四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记者 汝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