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合肥的目标定位是啥,发展势能在哪?
答案就在这场动员大会里。
2月24日,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大会召开。
过去一年,合肥生产总值12673.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7%,新增外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奋进新征程,合肥为何谈“新”,又何以谈“新”?
“排位赛”里争先机
当下的国际竞争,犹如一场科技产业“排位赛”,大家都铆足了劲争当新一轮科技革命之路的龙头!
这场排位赛中,我们如何上分?
时间拨回至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了我们启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1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作为“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合肥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其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牢记“国之大者”,保障“国之重器”,服务“国之栋梁”,推动“四链”深度融合,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一年之计在于春。将聚光灯照向新质生产力,合肥欲争先机。
让企业“如鱼得水”
科技、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这些要素,合肥都有。
先说产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电产业基地,这里的家电生产很科幻。在“灯塔工厂”海尔合肥空调互联工厂,没有忙碌走动的生产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摄像头和戴着AI眼镜有条不紊巡视的检测人员。
先进算法、数字孪生和知识图谱等技术已经融入家电产业的研发、生产和测试等环节,为传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再到城市安全、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合肥正以建设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推动战新产业成为合肥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抓手、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再说科技:这里有一群茁壮成长的专精特新企业,用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拼市场。走进电梯,只要用手指在空中轻点一下,楼层按钮马上就亮起来,不接触的秘诀就是本土企业东超科技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
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合肥组建运行能源、环境、大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空间、未来技术、深空探测、江淮前沿中心等研究院。2023年,合肥新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总量达57家、居省会城市第二位。
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合肥有基础,有实力,有底气。
更重要的一点是,合肥竭尽全力讲好“鱼和水”的故事,用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如鱼得水”。
新年伊始,又有一批优质企业来肥安家落户:新东方安徽总部大厦、巨弓科技下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总部项目、盈科视控总部,以及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工业元宇宙总部、生态中心及研发中心三大项目……
一张生产力的“王牌”,加上一张“营商优商”的“王牌”,仅2023年,合肥就引进世界500强项目15个,总部类项目256个,新增外资企业超200家、增幅创五年来新高。
合肥正全力创造出“1+1大于2”的效果!
尽锐出战向未来
一座城市有着什么样的精神,一定程度上决定其能走多远。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整个合肥不仅节日氛围浓,拼搏的干劲也更足。
2月24日晚,16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骆岗公园上空呈现震撼奇景。
航站楼里人头攒动,“合肥请您来”2024元宵千企万岗专场招聘会在此举行,莘莘学子与合肥成功双向奔赴。
找完工作还能吃上主办方特意准备的汤圆,学子们心满意足后再漫步园博园,游览观赏美丽景色和特色活动。细致入微的服务将这座城市尊才、爱才、惜才的态度体现得淋漓尽致。
谈“新”,更用心。
这次动员会,合肥明确了目标:全面贯通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集成政策链,努力以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行动与计划同步,合肥的解题思路很清晰: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打造科创“双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强化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建强用好产业研究院,依托龙头企业常态化举办“三会”:供应商大会、经销商大会、银企对接大会,加快打造“6+5+X”产业集群。
这座城市,不仅拿出了“只要值得,一定舍得”的诚意,还保持着“不是最好,学习最好”的劲头。
方向正确,就义无反顾地闯;方法对头,就坚持不懈地干。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需要全市上下振奋精神加油干,团结一心加油干,攻坚克难加油干,脚踏实地加油干。
此时此刻,对于合肥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合肥大地上,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部门都在向“新”而行,争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