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南戏的发源地,永嘉昆曲作为南戏嬗变、衍化的产物,是温州最古老、最具地域特色的剧种,流行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又叫温州昆剧。“永昆”也是中国昆曲流派中独具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支脉,被誉为研究南戏的“活化石”。
4月23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一专注细分剧种领域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对“永昆”艺术的资源保护、传承发展和展示传播等进行规范,以立法之力破题,助力“永昆”唱新声。
《条例》将按法定程序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公布施行。
二十年守护
接续走好立法之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戏曲特别是地方戏曲面临着严峻挑战,保护传承发展刻不容缓。立法保护的背后,是温州为“永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走过的近二十年历程。
2001年,永嘉昆曲作为昆曲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5月,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对抢救和振兴永嘉昆曲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永昆的保护应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之中”,开启了永嘉昆曲保护传承振兴的新篇章。
近二十多年来,永嘉昆曲在各方关注与守护之下,迎来新生。永嘉昆剧团于2005年恢复建制,如今有正式演职人员32人,先后有15出折子戏获得文旅部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专项扶持。2023年,永嘉昆剧团亮相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参与“戏从温州来”走进京津冀活动。
但就像很多非遗面临的境况一样,永嘉昆曲仍有艺术特质流失、保护工作碎片化、创新不够、市场生命力不强等困境亟待破解。“要想推动永嘉昆曲走出永嘉、走向全国和世界,仍需各个角度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的支持。”全国两会上,在温全国人大代表陈小静围绕永嘉昆曲的平台打造、理论研究、人才帮扶等方面,发出呼吁。
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制定永昆保护条例有其必然性:“其背后有非遗保护工作的要求,和擦亮温州‘南戏故里’文化金名片、全力构筑文化高地的现实需要。”基于当前现状,“永昆”保护立法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着眼于打造保护、传承与发展全闭环流程体系,建立全市“一盘棋”协调机制,从保障戏曲多样化、可持续、良性发展出发,为促使永嘉昆曲焕发历史魅力和时代活力提供可靠背书。
秉承这一共识,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在省市支持下启动立法工作——
召开会议审议条例草案,向各方征求意见建议;组织派员赴永嘉开展调研,实地走访永嘉昆剧团,听取县人大、政府部门、人大代表、专家、代表性传承人等各方面意见;召开部门座谈会,向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专门征询意见;公开征求各方意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一次次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意见征集中,《条例》草案历经多次修改,内容日渐成熟。
二十三条规定
助力非遗活态传承
去年12月,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市政府提请的《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昨天二审通过。
《条例》共二十三条,不分章节,主体涵盖保护原则、管理职责、保护体系、改革创新、展示传播、保障角度等七个方面。
《条例》规定,永嘉昆曲保护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创新融合”原则。市、永嘉县人民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将永嘉昆曲保护工作纳入既定工作安排;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永嘉昆曲保护工作。
《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上位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永嘉昆曲保护工作系统性、方式方法、艺术特质、人才培养等主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具体要求。比如,编制永嘉昆曲保护专项规划;开展资源调查,建立保护资源名录和数据库,实行分级分类保护;组织挖掘整理传统作品,支持定期复排演出,对濒临消失的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研究,提炼艺术特质,形成学术理论成果;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等。
聚焦“永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条例》还提出推动国有永嘉昆曲演出团体改革,鼓励和支持永嘉昆曲演出团体建立健全剧目题材和版本多样化机制,推动永嘉昆曲数字化建设,促进永嘉昆曲与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
地方戏曲想要广泛传播,需要提高群众对永嘉昆曲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对此,《条例》规定:充分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创新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结合各类节日、民间习俗以及重大活动,展示传播永嘉昆曲;支持永嘉昆曲“进社区”“进校园”;鼓励交流互鉴,支持永嘉昆曲演出团体等利用展演赛事、联动集训平台和机制开展国内外永嘉昆曲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动。
代表献策
既要立法也要方法
4月23日,《温州市永嘉昆曲保护条例》一经表决通过,引发热烈反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纷纷表示,《条例》体现了立法为人民的理念,对推动永嘉昆曲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有效维护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也为研究中国戏剧史、音乐史、文学史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和活态样本。”市人大代表、民盟温州市委会委员、温州开放大学教师谢瑞霞说。
市人大代表、永嘉中学教育技术处主任徐轰轰建议,传统戏曲想要焕发新生机,在“运营”上应该是动态的,而不应是静态的,“永嘉昆曲不要只做展览馆里的展品,可以通过‘新瓶旧酒’‘旧瓶新酒’等形式融入当下,走下舞台,走进社会、学校,培养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发展动能。”徐轰轰说。
在市人大代表、永嘉昆剧团副团长黄维洁看来,改善昆曲相对小众的现状,是当代永昆人肩负的使命,“当前困扰永昆发展的包括但不限于人才、经费等问题,能取得当前的成绩实属不易。希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多方合力,把保护举措切实落到实处、细处,共同为永昆发扬光大保驾护航。”
“在海内外打响‘南戏故里’的文化品牌,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层面的关注,更需要各个戏曲团体共同努力。”市人大代表、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展演中心导演李天天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立法,为文化艺术人才做好后勤保障,切实为剧团、演员解决后顾之忧,推动涌现更多好演员、好队伍、好作品,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记者 金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