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水稻“长”在鱼塘上?合肥这里“浮床水稻”实现粮渔双赢

9月26日,在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一块块绿色的浮床上种满了水稻,漂浮在水面上。

9月26日,在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一块块绿色的浮床上种满了水稻,漂浮在水面上。

水稻不是种在田里,而是种在鱼塘水面,这种水稻种植新模式你见过吗?眼下,水稻迎来收获季,肥西县三河镇龙安社区养殖大户阮守云通过“水下养鱼、水面种稻”这种新型水稻种植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塘多收、粮渔双赢。

浮床水稻迎丰收,亩产约300公斤

9月25日,在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记者看到,一块块绿色的浮床上种满了水稻,漂浮在水面上。沉甸甸的稻穗已经成熟,阮守云和工人们正将浮床拉到岸边,准备收割水稻。

“趁着天气转晴,抓紧时间收割晾晒,看看今年咱鱼塘里种出的水稻收成咋样。”阮守云是该养殖基地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他从2019年开始在鱼塘里试种浮床水稻,今年种植规模扩大到7亩,按照亩产300公斤计算,预计今年水稻的总产量能达到2100公斤。

为啥不在田里种水稻,要在鱼塘种水稻?面对记者的疑问,阮守云打开了话匣子。

2017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阮守云选择回乡创业,在三河镇搞起了黑鱼养殖。阮守云深知,好水才能养好鱼,在一次偶然间,他得知,外地有人通过在鱼塘种植浮床水稻,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于是,2019年,阮守云在自家鱼塘里开始试种浮床水稻。

“在鱼塘种水稻,关键就在于浮床,一亩浮床的造价在2万元左右,但是浮床可以重复使用。”阮守云说,由于浮床结构的特殊性,水稻生长在其中,疏松度、通气性,包括光照条件都较为适宜,而且种植密度比普通的稻田种植更高。

9月26日,在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工人们正将浮床拉到岸边,准备收割水稻。

水稻

9月26日,在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工人们正将浮床拉到岸边,准备收割水稻。

浮床水稻净化水质,鱼塘实现稳产增产

虽然前期投资不小,但后续取得的经济效益却十分可观。水稻根系生长于水中吸取养分,全程不施化肥农药。与此同时,水稻可以吸收鱼类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净化水质,给鱼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做到稳产、增产。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的专家来我的鱼塘检测过水质,有‘浮床水稻’的鱼塘里的氨氮含量等指标均有所下降,比没有‘浮床水稻’的鱼塘降低20%—30%。”阮守云表示,他将种有浮床水稻的鱼塘与基地内的普通鱼塘的产量进行比较,发现种有浮床水稻的鱼塘产量明显高于普通鱼塘。以一亩鱼塘来计算,产量至少能增加3000斤。

令阮守云欣慰的是,今年夏季,合肥出现连续高温天气,浮床水稻给鱼塘里的鱼提供了良好的遮阴场所,使得自家的鱼塘免于遭受损失。

“鱼塘种植漂浮稻,可降低改善池塘水质的投入,同时增加鱼的密度,实现‘鱼稻共生’。”肥西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科工作人员郑高峰表示,目前全县的浮床稻田还处于小范围试验阶段,这种水稻种植模式在管理上比常规的水稻更方便,不需要进行犁田、灌排水、除草等作业。浮床水稻的种植既扩大了水稻未来的种植面积,同时也发挥了治污的作用,实现生态化循环利用。下一步,肥西县将继续推广引导规上水产养殖企业种植“浮床水稻”,打造“一水两用、一塘多收、粮渔双赢”的丰收新模式。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