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长三角:一张“创新券” 串起“同心圆”

  原标题:中安观察|我们的长三角④:一张“创新券” 串起“同心圆”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在安徽马鞍山,有这样一群“追梦者”,他们正努力成为生命健康行业中的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作为一家专注“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产品研发的精细化工企业,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吡啶碱产业链。

  然而,在对废水处理工艺“绿色化”的要求上,让国星生化犯了难。

  这时,一张小小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让国星生化收获了意外之喜。

  马鞍山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帮助企业确定了“百草枯副产氮化铵废水处理工艺”实际需求,向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进行征集,并成功匹配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解决方案。

  最终,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国星生化也通过创新券平台获得20万元额度。

  “没想到通过创新券与上海高校‘结缘’,我们的新工艺不仅仅大大节约了处理成本,也让每年的经济收益增加了约1000万元。”国星生化相关负责人说。

  一张券,联通了安徽与上海,让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跨越区域“牵手”,汇聚成一股协同创新的强大势能。

  科技创新券,是长三角区域为鼓励科技型企业共享长三角科创资源、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而推出的创新服务形式。试点区域内的科技型企业可以用电子券的形式,向长三角区域内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购买服务。

  作为安徽省首个试点城市,马鞍山的科技创新券政策已迭代升级至3.0版,现在的支持范围更大,服务区域更广,兑现效率更高,兑付模式更灵活。

  自2021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政策启动以来,马鞍山市已有近300家次企业申领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资格,订单项目49项,创新券额度573.8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研发资金1725.21万元。根据已兑付项目的跟踪和领券项目的预评估,企业通过创新券项目实施将新增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新增效益9000万元,申请专利20余项。

  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券的“朋友圈”,不断点亮了科技协同创新之路。安徽省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四级调研员卞晓庆介绍,2023年,安徽省共吸纳苏浙沪地区技术合同709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061.49亿元,分别增长69.8%和51.8%;输出苏浙沪地区技术合同4254项,合同成交额455.63亿元,分别增长39.6%和42.1%。

  如今,在安徽,芜湖、宣城等市相继出台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在浙江,率先实现全省域创新券长三角地区通用通兑;在江苏,苏州市实现全域贯通;在上海,昆山-上海创新券突破了地域限制……

  从在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安徽省马鞍山市先行先试,到区域范围越来越大、管理政策迭代升级,再到2-3年内实现全域互联互通,一张小小的“创新券”串起长三角科技创新的“同心圆”。

  沪苏浙皖围绕如何用好科技创新券,不断加强顶层制度谋划,强化跨区域政策机制融通,为科技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持续赋能。

  科技创新券打通跨区域政策壁垒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跨域购买优质的科技服务,通过“合作借智”,解决创新难题,提高创新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创新成本,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深化了产学研合作,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长三角各区域采用“一地审核,全域通用”的资源纳入机制,长三角科技创新券资源池中已整合了沪苏浙皖、北京、福建等10个省市在内的各类优质科技服务机构、服务项目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服务全域通用提供丰富的科技资源基础。

  同时,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六大类服务和智能化搜索功能,精准匹配创新资源,形成了“科技资源+科技服务+科技政策”的平台服务模式,为科技创新券使用畅通跨区域服务渠道。

  作为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券”“一池”“一平台”让长三角的创新因子自由流动,充分集聚,实现了科技创新资源的流通与互动。

  数据显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已集聚27个重大基础设施、46008台(套)科学仪器、3188家科技服务机构。

  一张小小的“创新券”,是长三角科技共享、开放共赢的缩影。用券、享券、兑券畅通无阻,积极推动着创新的因子在长三角自由流动,汇聚成为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澎湃动能,让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加速演变成生动的现实图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2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