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合肥市龙虾产业“智汇”交流会在合肥举行,来自全国的水产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龙虾产业的创新路径与合肥渔业发展的新机遇,为推进全市虾稻产业发展,打响“合肥龙虾”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献言献策。
如何“养好”小龙虾 他们这样说
“安徽稻渔产业成绩整体稳中向优,2023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720.21万亩,规模跃居全国第二,稻渔面积增长速度快,预计年底有望与湖北稻田面积接近。”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吴义鸿介绍,随着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愈发多样,一稻两虾、两稻一虾、一稻一虾一鱼、稻鳝等模式不断呈现,2023年稻田养殖小龙虾亩均收入1500-2500元。
怎么“养好”小龙虾?论坛现场,记者了解到,稻虾共养的模式为合肥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指明了科学的方向。
2019年,合肥市正式提出了推进稻虾产业“3115”发展战略布局,市级层面将龙虾产业列入十二条农业重点产业链,每年出台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稻虾产业发展,各县(市)也出台了稻虾产业发展专项政策。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模式的创新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也得到加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原副站长、正高级农艺师于秀娟介绍,近年来陆续推出稻虾鳝、稻虾鳖、稻虾鳜等“稻虾+N”的模式,使得稻田产出更高效,养殖出的小龙虾质量也更高。
“小龙虾养殖起始于2006年,以池塘养殖为主。”论坛现场,江苏省渔业协会小龙虾分会会长唐建清作出了题为《小龙虾养殖模式与趋势》的演讲,提出多种养殖模式,包括池塘主养小龙虾、稻虾连作、放苗养殖、虾蟹传统混养模式、藕塘(田)养殖等。其中,稻虾连作模式目前已发展成无环沟稻虾轮作模式,产量稳定,最高能达到150kg/亩。
由于地区水热条件不同,适合的小龙虾养殖方式也不尽相同,唐建清指出,“南方地区需要小龙虾抱仔苗的早苗,这些早苗可为本地区实现年前苗种放养,实现错峰上市,增加效益。”
小龙虾养殖遇难题 专家学者来指路
对于小龙虾养殖中的技术难点,水产专家们现场进行深入探讨。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吴义鸿指出,目前小龙虾的产业模式大多处于第一产业,深加工和提升产品存在不足,重养殖、轻加工、三产弱,以龙虾为主题的文旅活动也刚刚起步,形势偏弱。
“此外,小龙虾市场价格也处于低迷,今年3月下旬和4月初,不同规模商品虾价格下降约30%左右,预计5月底至6月小龙虾集中上市季节将跌破每斤5元的价格。”吴义鸿表示,目前稻渔模式过于单一,稻虾模式的面积占总体的97.6%以上,效益依赖小龙虾市场,新模式总结提炼不够。
与此同时,合肥市稻虾综合养殖首席专家王永杰在题为《稻虾提质增效减药的合肥实践》的主题演讲中也表示,合肥小龙虾大多采用“繁养一体”的传统养殖模式,使得小龙虾大多集中上市。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论坛现场,吴义鸿以无为江生态有限公司的一稻三虾模式为例,提出要利用不同季候时间,采用不同稻渔搭配,来做到提质增效。“我们需要分别从水稻、种养模式、技术服务、产业结构、新型市场主体、人才、金融服务、品牌、产业融合等方面来提高效益,多措并举降风险,夯实千亿级稻渔产业基础。”
江苏省渔业协会小龙虾分会会长唐建清介绍了小龙虾养殖中的机械化和智能化应用,特别指出无人机自动投饲机械和组合式捕捞设备。“通过科技赋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养殖模式百花齐放 走现代渔业发展之路
合肥境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水库众多,塘堰星罗棋布,拥有总水面230万亩(其中巢湖120万亩),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龙虾之都”。近年来,合肥全面构建都市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一条“提质增效、生态环保、产业富民、生活美好”的都市现代渔业发展之路。
据统计,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24.72万吨,同比增长3.58%,市场供应稳定充足,渔业产值94.43亿元,同比增长4.5%,渔业经济活力四射。其中,市级以上水产良种场11家、省级2家、国家级1家,年产鱼苗58.7亿尾、产值5.6亿元,常规鱼类苗种基本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我们大力发展河蟹、小龙虾等传统优势品种,积极引进澳洲龙虾、俄罗斯鲟等名优品种本土化养殖。”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全市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31万亩、产量10.3万吨,名特优水产品占比达50.2%,肥西的甲鱼、庐江的河蟹、长丰的对虾等特色品种规模日益壮大。
数据显示,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120.64万亩,新增8.87万亩,新增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5293亩,累计创建7个国家级稻渔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该负责人介绍,合肥持续推进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路基循环桶、集装箱养殖等高效集约养殖模式,养殖模式百花齐放。目前全市工厂化养殖面积3.5万亩,产量0.15万吨。
在水产加工环节,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水产加工企业17家,年加工各类水产品9.5万吨,年产值25.4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主要有小龙虾虾仁、虾尾、整只虾、鮰鱼、鲈鱼等20多种预制菜加工产品。
此外,为充分发挥城区近郊、环巢湖等“周末生活圈”区位优势和渔业资源,合肥还积极打造集旅游、观光、垂钓、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休闲渔业基地发展到350余家,其中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7家。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艾米 蔡馨雨 房凌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