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含山县紧扣时代节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引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突破,以现代农业升级为支撑,三产协同并进,绘就一幅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
新能源汽车产业
“驶”出产业升级加速度
含山县经开区,机器轰鸣声中,智能制造的浪潮席卷而来。辉晗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车间内,8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铝镁铸件泛着银光整齐排列,展现着含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勃勃生机。作为全国第二大铸造产业集聚区,含山县以220万吨铸造产能为基石,以毗邻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为区位优势,率先试点产能置换,引入爱柯迪、贝斯特等14个重大项目,实现从“黑色铸造”向“有色铸造”的华丽转身。
“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带动400人就业。”安徽辉晗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松秉东的话语中充满信心。含山县设立3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建绿色智能铸造集群,2024年该集群产值突破105.5亿元,同比增长14.3%,产业集聚度达57.2%,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华誉精密科技、安徽鸿图精密铸造等龙头企业加速集聚,压盘、飞轮、制动盘等核心部件形成完整供应链,“含山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正驶向全国整车市场。
文旅融合“绽放”
全域旅游新魅力
春日的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团队络绎不绝。清溪初级中学的学子们穿梭于文明探源馆与数字展厅,亲手制作陶器,感受5800年前的玉文明。遗址公园不远处的陶厂镇,万亩油菜花海翻涌金浪,大渔滩湿地“四季花海”计划初现雏形——春赏油菜、夏观荷花、秋闻稻香、冬看芦花,全域旅游链串起凌家滩遗址、褒禅山森林公园等文旅明珠。
含山县以“系统破题、全时突围”破解文旅困局。陶厂镇大渔滩湿地曾以夏季荷花而备受游客青睐,如今通过冬闲田轮作油菜,既改良了土壤,又打造了景观,每亩增收200元。仙踪镇河刘矿生态修复项目更将废弃矿山变为“聚宝盆”,新增耕地380亩、林地140亩,配套建设农耕生态公园,吸引文旅康养投资。铜闸镇“老鹅汤美食节”年引客12万人次,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美食+文化+研学”三维融合,让含山文旅全年无淡季。
现代农业“种”出
乡村振兴新希望
含山县抢抓智慧农业机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在长江支流流域等水源土壤条件佳的区域,建成8个千亩以上“含山大米”核心示范区,并与大疆创新科技合作,推进45万亩全域农田数字化管理,实现可视化和精准化种植。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9.85万亩、总产26.55万吨,其中水稻41.45万亩、总产20.9万吨,小麦14.92万亩、总产5.08万吨,小麦、玉米等作物也稳产增效。不仅如此,含山油料种植与水稻种植轮作共生,冬闲田变“增收田”,每亩综合效益提升300元。走进环峰镇祁门村,芝麻油香飘千里,含山县60余家油脂企业年产值破亿元,通过“智慧监管+溯源体系”保障品质,产品远销日韩、中东,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从新能源汽车的轰鸣到四季花海的芬芳,从凌家滩的远古文明到智慧农业的精准施策,含山县正以三产融合之笔,以绿色智能铸造集群扩容经济体量、全域旅游链延伸文旅脉络、现代农业提质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江淮大地书写乡村振兴的含山答卷。
通讯员 唐延豪